吲达帕胺片溶出数据曲线拟合分析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ror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吲达帕胺片的溶出度测定和使用计算机软件处理溶出数据的方法,对不同厂家吲达帕胺片的溶出度数据进行多种益线拟合,并对拟合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方法: 以0.05M的磷酸盐缓冲液(PH=6.8)为溶出介质,采用转篮法测定溶出度,转速为100r·min-1,温度为37±0.5℃,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242nm处测定含量,对5厂家生产的吲达帕胺片溶出度进行测定,并将溶出数据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多种曲线进行拟合。首次采用多项式方程作为溶出数据新模型,使用SPSS软件,将拟合曲线模型的R2用统计软件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进行两两比较。 结果: 吲达帕胺片溶出数据用不同的曲线模型进行拟合,相关性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0.01),用二、三阶多项式方程、对数方程和威布尔分布对溶出数据进行拟合R2结果没有显著差异;而用乘幂方程对溶出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较差。 结论: 处理药物的溶出数据不能用单一模型进行拟合,而应该用多种模型拟合从中择优,使用多项式方程对溶出数据进行拟合,也是一种很好的拟合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药效实验跟踪有效成分,筛选黄芪中抗吗啡精神依赖的有效成分,对有效成分进行初步鉴定,并对有效成分作用机制作初步的探讨。方法:(1)建立吗啡依赖小鼠的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筛选黄芪抗吗啡精神依赖的有效成分。(2)进一步观察有效成分对小鼠吗啡CPP形成和表达的影响,并测定其是否存在自身依赖性。(3)通过薄层色谱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鉴定黄芪抗吗啡精神依赖
本论文报道了石松科扁枝石松属植物扁枝石松(Diphasiastrum complanatumL.)中石杉型三萜、石松生物碱及其他类型化合物提取分离及结构解析鉴定的研究结果,并对石杉型三萜和石松生物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利用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的多种分离方法和材料,包括硅胶常压柱层析(LC)、加压柱层析(VDCC)、制备薄层层析(TLC)、RP-18柱层析、凝胶(SephadexLH-20)柱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