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我国最常见的脑血管病。已成为严重制约国民生活质量,生存周期的脑血管病。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是目前已知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最有效的药物。静脉注射rt-PA溶栓的临床预后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病变血管的再通又与临床预后紧密相关,本研究将以病变血管的再通为出发点分析影响AIS患者血管再通的相关因素,为溶栓患者临床预后提供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发病4.5小时内的90例符合静脉溶栓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其中以病变血管静脉溶栓后是否再通分为血管再通组39例,血管未通组51例,记录并比较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管再通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美国国家健康中心量表(NIHSS)评定患者术前、术后24小时和7天后的神经功能缺损,24小时后进行脑CT检查。观察两组术后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对出血发生率、死亡率、神经功能缺损及早期临床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龄、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DNT)、基线NIHSS评分、基线血糖水平、糖尿病史、房颤病史、溶栓模式改善比例,这些指标血管再通组均低于未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单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NT(OR=1.020,95%CI:1.004-1.036,P=0.016),基线NIHSS评分(OR=1.283,95%CI:1.091-1.509,P=0.003),溶栓模式改善(OR=0.213,95%CI:0.054-0.837,P=0.027)是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通的独立影响因素。而24h神经功能改善、7d早期临床改善比例血管再通组也显著均高于未通组,住院期间死亡率也具有显著差异,均统计学差异具有(P<0.05)。结论: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卒中严重程度和静脉溶栓流程模式的改变均是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实现血管再通的独立影响因素。血管再通是静脉溶栓后临床神经结局的良好预测因子。血管再通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临床预后大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