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年来武威市农村经济发展及经济结构的改善、农民收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交网络的扩大与便利,农村居民的人情消费所占家庭开支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农村居民家庭人情支出无论是绝对规模还是相对比重都有大幅度上升,而且支出名目越来越多,支出数额越来越大,支出的周期缩短、频率加快,很多农村居民家庭因此而背负着沉重的负担。这种原本乡土气息浓郁的人情互惠已经逐步演变成农村居民的负担,甚至对其正常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人们却无法跳出这种结构性的压力,特殊的行为规范或者说乡俗民约使得农村人情消费持续运行。本文归纳梳理了国内外人情消费相关理论以及人情消费行为影响研究进展,以农村居民人情消费的非正式制度视角,从其外部影响因素入手,解读武威市农村居民人情消费的自身决策行为,探索不同自身状况条件、家庭条件和外部环境条件下农村居民如何决策是否进行人情消费,并有针对性地对缓解农村居民人情消费压力和制定相应政策提出对策与建议。主要得出以下两点结论:第一,通过在武威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A村、B村、C村等3个行政村开展的农村居民人情消费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人情消费状况与地区社会经济水平、乡俗民风有密切的关系。A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最低,其人均消费和人情消费支出也相应较低,而收入水平较高的C村人情消费水平也最高,人情消费占人均总支出的比例也达到了11.87%。3个调查村的人均年收入7088.67元,略高于武威市平均值,农村居民的人情消费平均值达到686.67元,占人均年消费支出的11.56%。第二,武威市农村居民人情消费影响因素Lo gistic概率函数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口等因素对参与人情消费影响不明显;农村居民的年龄较高、家庭情况较好、家庭成员中有村干部、经商或者外出务工等因素会显著提高农户参与人情消费的可能性,这可能是由于年龄大的农村居民对血缘和地缘关系更为看重,而家庭情况好等几方面的因素会增加农村居民已有或需要建立一定交际网络;子女上学人数多和家庭有老人需要赡养的情况下,会降低农村居民参与的可能性,这些家庭的教育、医疗等开支较大,使得他们不得不减少人情消费。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和武威市农村居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基本现实,针对当前武威农民人情消费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改善:一是倡导武威市农村居民节制不合理和过度的人情消费,引导人情消费观念转变;二是发挥政府带头示范和乡风民俗的约束作用;三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其风险抵御能力;四是对上学子女多和有老人需要赡养的贫困家庭进行帮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