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学生在说英语时普遍存在“中国腔”,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节奏把握不好。节奏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它在各种语言中以各种形式体现了语言的韵律美。音系研究已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无论是结构主义音系学或是早期的生成音系学都未能合理地解释超音段音系特征并对其引起足够重视。随着七十年代中期非线性音系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超音段领域。然而与音段音位相比,超音段音系特征的研究仍显薄弱,前者在过去一直是音系研究的焦点。关于节奏问题,许多中外学者已取得了建设性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节奏及相关问题提供了参考依据。但总体而言,该领域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孤立地就节奏而论节奏,很少将之与其它超音段音系特征有机地联系起来。本问针对“中国腔”问题,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以节奏为中心,从语言美的角度比较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节奏特点及语言之美的体现形式,即共性与个性并存。该研究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价值。理论上,它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英汉语的音系理论,超音段特征及节奏特点。实践上,它能对英汉语音教学,跨文化交际与翻译等领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该篇论文主要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其中包括文献综述、对比分析、个案分析等。全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章是引言。简要介绍了研究动机、研究问题、研究意义及论文结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部分,归纳了音系学的发展状况、超音段音系特征及节奏的研究成果和现状,旨在总结前人基础之上切入该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三章分析了英语节奏及其相关超音段音系特征,第四章探讨汉语节奏及其相关超音段音系特征。这两章结构类似,都是从词节奏和句节奏两方面来谈节奏是如何在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体现语言之美的。第五章对比分析了英汉语节奏的共性与个性。最后一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同时还提出了该研究的运用问题及不足之处。英语是典型的语调语言,而汉语则是典型的声调语言。前者以重音计时,后者以音节计时。英语节奏主要通过轻重音节交替出现来体现,重读音节之间的间隔时间大致相等。汉语中一个汉字便是一个音节,其节奏主要通过停顿和声调变化来体现,相比之下重音不如在英语中重要。除重音之外,节奏还与音长、停顿、语调等超音段音系特征紧密相联。在连贯语流中,由于节奏需要,诸多语流音变现象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很普遍,它们既体现语言的节奏又受节奏的影响而变化,共同促成语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