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可燃物载量、可燃物含水率方面对我国祁连山林区森林可燃物及火险等级、火险区划进行了研究。 1、通过对青海云杉、祁连圆柏、高山灌丛、草地4 个林型地表可燃物载量的测定,确定了祁连山地表可燃物平均载量及载量最大月。青海云杉地表可燃物载量为39.566 t/hm2,祁连圆柏为6.899 t/hm2,灌木林为20.223 t/hm2,杂草为3.725 t/hm2。祁连山林区地表可燃物总量为2147.33 万吨。载量在3 月达到全年最大值,是森林火灾易发期。 2、通过对4 个林型凋落量的逐月测定,得出青海云杉林年凋落量为3.507t/hm2,祁连圆柏林为3.676 t/hm2,高山灌丛林为0.8942 t/hm2,草地为0.325 t/hm2。枯枝落叶层的组成均以叶的比重最大。 3、通过对不同可燃物类型死体和活体可燃物含水率的测定, 得出森林可燃物含水率变化规律。树种之间,树种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含水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活体可燃物含水率主要受自身生理机能的影响,青海云杉枝叶的含水率大于祁连圆柏,高山灌丛次之,杂草最低。死体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密切。每年1—4 月死体可燃物含水率最低,5—9 月最高。 4、根据野外观测资料及气象站观测的气象因子,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建立了各可燃物类型地表可燃物含水率与其相关的气象因子之间的回归模型。所有模型均达到了显著水平,且所得的预估值与实测值差距较小,表明模型可用于可燃物含水率的预测。 5、通过野外点火试验测定了各可燃物类型的初始引燃含水率。 6、以各可燃物类型的初始引燃含水率为基准,将各可燃物类型的火险等级划分为五级。根据气象因子,代入可燃物含水率模型,预测可燃物含水率,根据火险等级划分标准,预报火险等级。 7、应用森林燃烧环理论,找出火险因子,制定出火险区划标准,将祁连山22 个林场,区划为三个区,代表不同的火险级别。一类高火险区包括东大山、龙首山、寺大隆、隆畅河、康乐、西水、西营河、祁丰、马蹄、军马场、大河口11 个林场,占50%。二类中火险区包括祁连、大黄山、上房寺、昌岭山、十八里、哈溪、东大河7 个林场,占31.8%。三类低火险区包括华隆、夏玛、乌鞘岭、故城4 个林场,占18.2%。区划结果基本上符合当地森林经营和森林分布规律,反映当地森林火灾发生特点与规律。 8、完成了祁连山森林火险区划图的绘制,使预报更符合实际,为林火扑救提供正确决策和最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