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和可同化有机碳(AOC)对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共同影响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供水保障技术和饮用水的微生物风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而供水工程的输配水系统的生物稳定性问题也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大量的研究表明:管网水中营养基质的存在是管网细菌再生长的主要因素。因此,研究磷和可同化有机碳(AOC)对管网细菌生长的共同影响,以更好的控制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对磷钼杂多酸一孔雀绿光度法测磷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针对饮用水中微量磷的测定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尤其在磷浓度为1~10μg/L范围内与原方法相比优势更明显,为后续开展磷和饮用水生物稳定性关系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分析手段。 本文以配水水样,考察了碳和磷对饮用水中异养菌生长的限制作用、贫营养条件异养菌生长规律和细菌对磷的利用规律。研究发现:磷和碳对细菌的生长都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它们含量间的比例关系将决定着哪一个是水样中细菌再生长的最主要的限制因子。细菌在配水水样中生长所需的碳磷合理比例为100:1.67~2.0,能促使细菌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大的数量。碳和磷的浓度对细菌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有影响。磷浓度越高,异养菌达到最大值的时间越长。贫营养管网的细菌生长规律和一般细菌生长有所不同,细菌生长经过了对数增长期,在第三天就达到最大值,随后进入了衰亡期,然后菌量保持稳定。水中磷的含量变化则正好相反,菌量达到最大时,水中磷量也下降到一个最低值,以后变化很小。 在莫诺方程的基础上,根据试验规律,建立了碳磷双基质浓度对细菌生长协同效应模型、最大菌落数和碳磷浓度关系的数学表达和磷利用动力学模型。用Matlab软件根据试验数据拟合的模型与之对比有很好的相关性。还建立了关于两种基质浓度的细菌增值速率与营养物质消耗关系的方程式,并简化表达了贫营养和富营养下各自的形式,为后续研究管网生物膜生长提供了参考。 不同的水质决定磷或AOC为管网水中细菌再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从而采用经济有效的手段同时对两个指标加以检测和控制,比只单一考虑任何一种指标,能更好的保证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碳磷双基质对管网生物膜生长的协同效应的研究为后续实践中提高管网水质,防止管网二次污染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由于冷弯薄壁型钢具有质“轻”而受力状况好等优点,近年来在国外已被广泛用于低层住宅和别墅,并形成了工业化生产。随着轻钢住宅的迅速发展,冷弯薄壁型钢桁架作为住宅的屋面
大中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工程中广泛采用箱型截面,由于箱梁薄壁效应的经典算法较为复杂,同时一般在设计计算中采用的平面杆系计算软件不能考虑薄壁效应,故这样的计算结果无法反映
砌体墙—钢筋混凝土墙组合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是采用以砖混结构为主体,适当设置部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联合抗侧力结构体系,由于这种结构体系的大部分材料是砌体,因
将磁流变等智能材料引入土木工程结构减振控制领域,标志着结构减振控制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为推动磁流变材料及其相关装置在结构减振控制中的应用,本文在对国内外结构
昔格达组岩层在四川境内的西昌-攀枝花地区分布比较广泛,该岩层具有遇水泥化、软化和脱水开裂等特征,属极软岩类。对以该岩层为持力层的灌注桩承载特性的研究资料极少,现行各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地埋热力管道工程作为生命线工程,其覆盖面愈加宽广,在软土地区同样分布着大量的地埋热力管道,具有管内热媒温度高、管周土体软弱的特点。由于外部荷载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基本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类工程越来越多地遇到不良地基问题,各种不良地基需要进行地基处理才能满足建造物的要求。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人们探
在水环境整体质量下降的同时,各地频繁发生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更是给人们正常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风险。利用快速、实时的监测手段在水质突发污染初期及时做出预警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斑马鱼群体行为变化为基础,采用视频追踪技术记录鱼群的运动行为规律,实现模拟水体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在线监测和预警,并结合类似仪器在使用中存在的误报警率高、稳定性差等问题进行研究,为基于鱼类行为变化的水质预警更好的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本文基于Simulink/Matlab对平面滑移隔震结构地震作用能量的传输与耗散规律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 1 基于平面滑移隔震结构的相对和绝对能量平衡方程,相应地建立
本文依据对贵州仁怀盐津河大桥的现场调查和荷载试验,通过建立平面杆系有限元模型及空间有限元模型,对设计状态下和计入病害的状态下桁式组合拱桥结构性能进行比较,较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