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乳鼠成骨细胞建立细胞系,检测鼠成骨细胞在经四种不同方法处理后钛片表面的附着、增殖及活性;对比研究钛片常规单一处理与复合处理的区别,探讨酸蚀加碱热钛植入材料表面处理的可行性。 方法:采用新生 SD(24小时内)大鼠颅盖骨培养成骨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和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鼠成骨细胞形态;并对培养的细胞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ALP)和茜素红矿化结节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取体外培养的第四代鼠成骨细胞用于各项实验。实验分为四组:光滑组、碱热组、酸蚀组及酸蚀加碱热组,每组钛片各30例。用扫描电镜观测实验前各处理组钛片表面形态及实验中鼠成骨细胞在钛片表面的生长情况。用血球计数板计数1天、2天、3天、6天、7天各处理组钛片表面的细胞数,以监测细胞的生长曲线;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测定在不同时间点细胞的增殖情况,以碱性磷酸酶试剂检测盒检测细胞的活性。 结果:鼠成骨细胞在四种不同处理组钛片表面均能较好的附着,且生长情况良好,其生长曲线与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生长曲线基本一致;在细胞增殖测试中,培养早期(1、2天)测得的各组细胞密度没有明显差别(P>0.05);培养3天后,酸蚀加碱热处理组的细胞密度明显高于光滑组和碱热组(P<0.01),略高于酸蚀组(P<0.05)。在ALP活性检测中,在3天和6天两个时间点上,四组之间ALP活性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处理组ALP活性大小依次为:酸蚀加碱热组〉酸蚀组〉碱热组〉光滑组。 结论:体外培养的鼠成骨细胞均能在四种不同处理的钛片表面附着、增殖且均有ALP活性,但酸蚀加碱热组更有效的提高成骨细胞的早期粘附、增殖及ALP活性;因而推测酸蚀加碱热处理优于单一处理法,可应用于钛植入材料的表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