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镀行业由于排出的电镀废水水量大、污染物种类多、毒性强而被称为当今全球三大污染工业之一。本文是以中山市某金属表面处理公司产生的电镀镍废水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公司电镀镍废水Ni2+和CODCr严重超标的现状,主要采用管式微滤(TMF)和反渗透(RO)技术处理该公司电镀镍废水,以使产水达标排放或回收利用。本文主要对混凝沉淀预处理、TMF膜和RO膜处理电镀镍废水进行了研究,混凝预处理电镀镍废水的研究主要考察了pH及PAM投加量对混凝出水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镀镍废水中Ni2+和Cu2+在pH值为9已基本沉淀完全。在相同pH条件下,15mg/L的PAM投加量对电镀废水的混凝沉淀效果最好。在最佳混凝预处理条件下,产水Ni2+浓度为7.3mg/L,去除率达到98.3%;Cu2+浓度为2.6mg/L,去除率为84.1%;COD浓度为154mg/L,去除率只有36.1%,其中Ni2+的去除效果最好,COD去除效果不佳。TMF处理混凝沉淀出水的研究主要考察了TMF膜孔径、产水浓水比、操作压力对产水水质及膜通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运行时间下,0.05μm孔径的TMF膜对COD、Ni2+和Cu2+的去除率比0.1μm孔径的膜平均高10%左右,因此在膜通量相差不大情况下选择0.05μm孔径的TMF膜进行后续实验。在维持产水膜通量及回收率适当情况下,降低产水浓水比,有利于废水中污染物去除率的提高,因此,选择1:34的产水浓水比较为合适。为了提高TMF膜稳定运行时的膜通量,操作压力宜在0.1~0.15Mpa之间选择。RO处理混凝沉淀出水的研究分别考察了产水浓水比、进水电导率、进水温度及pH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并设计正交实验来分析各因素对膜性能的影响大小。最后在各因素最佳条件下进行验证,评价RO产水回用的可行性并研究了产水水质与回用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RO膜对Ni2+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在96.7%~100%之间,产水Ni2+浓度在0.07mg/L以下,达到排放及回用标准,为了使产水中其他指标达到回用要求,产水浓水比应控制在1:10~1:8之间,进水温度合理范围为19℃~25℃,进水pH合理区间为8~9。在以上影响因素的最佳条件下研究回用率对产水水质的影响,当产水回用率为53.2%时,RO产水中各项指标达到回用水的标准。膜通量随操作压力和进水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进水电导率的增大而降低。通过RO正交实验得出:对系统脱盐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进水电导率,其次是产水浓水比;对Ni2+去除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产水浓水比,其次是进水温度;对膜通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产水浓水比,其他三因素对膜通量影响很小,产水浓水比、进水温度和进水pH最优水平分别为1:10、19℃、8。最后在各因素最优水平下进行验证,分析产水水质:电导率为124μS/cm,COD浓度为25mg/L,Ni2+浓度为0.01mg/L,Cu2+浓度为0.23mg/L,可以看出,RO膜产水水质各项指标均低于排放水及回用水的标准。在研究反渗透产水水质与回用率的的关系时发现,当回用率为53.2%,RO产水中各项指标达到回用水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