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起,人们开始探寻新型的大运量快速交通系统,要求它不但具有轨道交通的高速度与大容量的特点,而且具备造价低、灵活方便的优点。巴西库里蒂巴市BRT(Bus-Rapid-Transit)项目的成功应用给了人们新的启示。国内外文献对BRT进行了一定的论述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介绍BRT发展的历史与经验、BRT的特点、地位和适应性,但目前也缺少对BRT项目的景观进行系统的研究内容。高架BRT从它的立案、兴建到建成一直保持影响范围大、市民关注度高的特点。高架BRT在被作为缓解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时,相应的绿地便也成为了使其周围道路、建筑、文化、生态等各种元素得以共存的粘合剂。城市高架BRT系统不仅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标志、一个城市的交通廊道,它还是一个新形式的公共空间,是城市在艺术、科学以及技术前沿的身份象征。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地这一景观资源,使其与其所处地段原有的环境景观达到和谐与统一,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压力,使景观科学化、生态化、艺术化。经过现场调研、文献查阅和相关案例的分析,寻找契合城市高架BRT景观设计作为研究的切入口。本文创新性地把桥梁美学理论用于分析和构建BRT景观设计当中,功能、环境、美学构成了高架BRT景观三要素,同时结合桥梁景观CI、生态流理念、行为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并将其作为BRT景观设计的理论支撑,并对:桥梁景观的美学特征、桥梁景观的环境生态设计、桥梁景观的大众行为心理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在此基础上分析高架BRT项目的观景视线、视角、行为心理为主的空间变化。通过对以上理论的研究,总结出适合于高架BRT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和应用方法,形成具有可操作和指导意义的高架BRT景观设计理论模式和具体的实施方法。并最终将以上理论成果运用于成都二环路高架BRT景观建设中,提出以下策略:满足通行、安全、经济发展的同时,融入文化及生态,从人的行为心理学出发构建低碳、低维护成本、以人为本的生态文化廊道;分段CI进行具体设计,将其运用于站台、桥墩、小品等文化塑造上;构建成都道路生态系统,提出具体的实施办法及植物配置方案,针对不同的空间位置,合理地设计出符合人们行为心理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