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其实用性,体现在英语教学方面就是要加强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的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个人实践才能实现,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课堂提问是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加强课堂互动的有效方式之一。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英语课堂中,课堂提问总是和教师提问相联系,而学生的提问往往被忽略。课堂提问基本上遵循着‘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反馈’的模式,教师是提问主体,学生被动回答教师的问题和参与课堂,积极性不高。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对课堂上学生提问的研究成为了教学研究的焦点。国内对于学生课堂提问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内容多是涉及学生提问分类、影响学生提问的因素及激励学生提问的策略等。这些研究多数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证研究不多,而且研究对象多是小学和中学的非英语课堂。对学生提问的实证研究远远不够,对高职英语口语课堂提问主体转换的实证研究更少。因此,笔者以输出假设、互动假设和建构主义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对高职英语口语课堂进行了提问主体转换的研究。本研究包括调查和实验两部分。实验前调查在湖南省2所高职院校的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语课堂展开,目的是为了了解高职英语口语课堂提问状况和学生口语输出状况,以及学生对待课堂提问的态度和影响学生课堂提问的因素。因受条件限制,笔者采取了方便抽样的方式抽取了8位英语教师的16节课进行课堂观察和随堂录音,同时对8位教师和388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实验前调查的基础上,笔者对自己在南方职业学院任课的旅游文化系的两个班进行了为期14周的实验研究。实验前,笔者对这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口语测试并用SPSS软件对成绩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着两个班在英语口语水平上没有明显差异,可以用做实验对象;在实验班,笔者通过消除学生心里障碍,转变学生学习观念,提高学生提问意识和提问知识,改变学生平时成绩评价标准和期末考试形式,以及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活动等方式促使提问主体的转变;而在控制仍然是采取一般的教学方式,教师仍然是提问主体。在学期末,笔者对两个班又进行了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同时还进行了实验后的口语测试,测试后成绩仍然通过SPSS进行分析。通过实验前调查调查,笔者发现:1)高职英语口语课堂中提问主体仍然是教师,学生很少自愿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多数问题都是通过老师点名回答的,而且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很短,不能用英语自如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不活跃,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们之间的互动效果不好,学生对开口讲英语兴趣不大;学生的课堂提问情况不容乐观,90%以上的学生不会主动在课堂上提问,即使提问也多是关于发音、单词和短语的意思等简单的问题。2)问卷调查显示,影响学生提问的因素有:心里因素、提问意识薄弱因素、提问知识缺乏因素、课堂结构不合理因素以及教师因素。心里因素是影响学生课堂提问的一个主要原因,问卷调查显示78%的学生害怕提问、害怕因出错被同学笑话或被老师批评对知识的掌握不好;提问意识薄弱和提问知识的缺乏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多数学生已经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和老师的观点的习惯,学生自己不愿意主动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有些同学想提问题却没有问题或不知道怎么提。实验结果表明:1)在实验班提问主体成功的从教师转换到学生身上:学生提问的数量和提问的质量都有所提高,学生对待提问的态度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不扎实,英语口语水平有待提高,这也影响了学生的课堂提问的效果以及与其他学生和教师的交流。2)笔者用SPSS中独立样本T检验对实验后的口语测试成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控制班和实验班的英语口语成绩有明显差异,对口语成绩成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实验班的试验后口语成绩较实验前有了较大的提高,而控制班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