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IP-CGP工艺生产的柴油馏分较常规FCC工艺生产的柴油馏分密度更大,芳烃及硫、氮含量更高。目前,国内针对MIP-CGP柴油馏分的改质工艺研究较少。本论文采用加氢精制、加氢改质工艺针对MIP-CGP柴油馏分进行改质,以降低柴油馏分密度,提高柴油馏分十六烷指数。选用中石化青岛炼化公司MIP-CGP柴油馏分为原料。对MIP-CGP柴油馏分进行加氢精制,筛选出适宜的加氢精制工艺条件。将MIP-CGP柴油馏分及加氢精制生成油切割成不同的窄馏分,并对各窄馏分进行密度、十六烷指数、烃族组成等性质分析。采用酸性不同的柴油加氢改质催化剂,对加氢精制生成油进行加氢改质,考察催化剂酸性强弱与加氢改质产品性质的关系。研究表明,在操作温度370℃、氢分压12MPa,体积空速0.5h-1、氢油体积比800:1条件下,MIP-CGP柴油馏分的脱硫率为99.4%,脱氮率为99.6%,总芳烃脱除率为79.2%,密度由0.9594g·cm-3减小为0.8651g·cm-3,十六烷指数由20.4提高到35.4,加氢精制效果明显。由于在加氢精制过程中芳烃和环烷烃基本没有发生开环及断链反应,加氢精制生成油中环烷烃含量高达71.3%,链烷烃含量仅为15.9%,又因为柴油密度、十六烷指数与烃族组成,特别是链烷烃含量密切相关。因此,采用加氢改质工艺对加氢精制生成油进一步改质,使环烷烃开环,提高柴油十六烷指数,减小密度。采用44A催化剂,在加氢改质温度370℃,氢分压12MPa,体积空速1.0h-1,氢油体积比800:1时,加氢改质后的柴油馏分与加氢精制生成油相比,密度由0.8651g·cm-3减小为0.8414g·cm-3,十六烷指数由35.4升高为41.2,质量得到提高,但柴油馏分收率降低为74.60%。操作条件相同时,酸量较大的催化剂所得柴油馏分密度较小、十六烷指数较高,柴油馏分收率较低。随汽油馏分收率增加,柴油馏分的密度逐渐减小,十六烷指数逐渐升高,在选择改质工艺条件时,要平衡柴油馏分品质与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