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的原虫病,该病分布广、感染率高且危害严重,目前已有200多种药物用于该病的治疗,但还没有一种具有真正的杀灭作用,以单链抗体为导向物的重组毒素已成功地用于肿瘤的治疗,为了探讨其对隐孢子虫的杀灭作用,特进行如下研究: 抗隐孢子虫子孢子表膜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利用牛源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超声粉碎物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O细胞融合,经3~5次有限稀释克隆化,获得4株持续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D5,2E9,3D6和4G4。经检测,其分泌的抗体亚类1D5、3D6和4G4株为IgG1,2E9株为IgM。通过免疫荧光鉴定,4株单抗均作用于子孢子,其中2株针对子孢子表膜。对杂交瘤细胞株的染色体计数的结果发现染色体均数为90~98条。ELISA检测3D6、1D5、2E9和4G4的细胞培养上清效价分别为1:160,1:320,1:320和1:640,诱生小鼠腹水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409,600,1:819,200,1:819,200和1:1,638,400。 抗隐孢子虫子孢子单链抗体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从分泌抗隐孢子虫子孢子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3D6和4G4中,分别提取其mRNA,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cDNA,经PCR扩增,分别获得抗隐孢子虫子孢子表膜单克隆抗体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V_L和V_H。在这两个基因中加入连接肽基因后,经进一步PCR扩增、组装合成出单链抗体(ScFv)基因,将该两个基因克隆入pMD-18T载体后,进行了序列测定。测序结果表明,获得的单克隆抗体轻、重链可变区基因V_L和V_H符合小鼠抗体可变区基因特征,为功能性重排的鼠抗体可变区基因序列,分离得到的单链抗体基因ScFv由重链可变区基因V_H-连接肽基因-轻链可变区V_L基因构成,这种构成模式较V_L-Linker-V_H基因结构具有更强的抗体亲和活性。3D6 ScFv基因全长为720bp,其中V_H基因为351bp,编码117个氨基酸,V_L基因全长为324bp,编码108个氨基酸。4G4 ScFv基因全长为717bp,其中V_H-基因为348bp,编码116个氨基酸,V_L基因全长为324bp,编码108个氨基酸。 抗隐孢子虫重组毒素ScFv-PE表达载体的构建 将获得的ScFv基因分别代替绿脓杆菌外毒素PE的受体结合区,利用原核表达载体pET28,构建了用于表达重组毒素的两个原核表达质粒3D6pET28-ScFv-PE和4G4pET28-ScFv-PE。 抗隐孢子虫重组毒素ScFv-PE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将上述质粒转化受体菌BL21(DE3)后,经IPTG诱导,成功地表达了目的蛋白。重组毒素3D6ScFv-PE40和4G4ScFv-PE40的表达量分别占菌体蛋白总量的14%和12%,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和上清两种形式存在。 抗隐抱子虫重组毒素ScFv一PE活性的检测将低温诱导获得的3D6ScFv一PE可溶性表达产物,加入含有脱囊后的子抱子的1640培养液中,观察18h内活动的子抱子数目和活动性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加入重组毒素组活动的子抱子数目明显减少(P<0 .05),活动性明显降低,提示重组毒素对隐抱子虫子抱子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