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牧区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以内蒙古正镶白旗为例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c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乡村振兴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居民点空间分布发生显著变化。在居民点时空分布的快速演进过程中,农村牧区居民点出现了环境污染、空间集约化程度低、规模小、空间距离大、布局松散等现象。探讨农村牧区居民点地域分异特征与空间分布演化规律,科学评估居民点布局规模的适宜程度并及时优化居民点空间布局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农村牧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人地关系理论、区位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基于2009年、2017年、2019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核密度估计法、最近邻指数法、空间自相关、空间“热点”探测器、标准差椭圆等研究方法,分析牧区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特征;以乡镇为单位,从自然、生态、区位及其社会经济等角度,分析牧区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基于此建立牧区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的阻力指标体系,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划分牧区居民点适宜性分区,进而提出布局优化对策及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分析牧区居民点规模与形态特征,得知正镶白旗居民点用地逐渐扩张,中南部居民点呈破碎化趋势,北部居民点呈聚集发展态势,居民点呈现整体的向规则化发展趋势;居民点平均占地面积为0.057 ha,比十年前减少0.015 ha,居民点分布整体上呈大分散小聚居的空间特征;研究区北部与牧区相邻且南部毗邻农业旗县,居民点分布呈现“北部稀疏南部密集”的空间差异性特征,即南部高值集聚分布,中北部随机低值零散分布;居民点中心从西北向东北约30°旋转并向南迁移,研究区南部居民点数量不断增多。(2)从自然、生态、区位、社会经济条件角度分析,牧区居民点分布主要受水域距离、道路距离、植被覆盖度和人均年收入的影响。自然条件方面,居民点不具有低地指向性,但有低坡度指向性特点;生态环境方面,植被覆盖度高的区域居民点集聚分布;区位条件方面,离水域、主干道路的距离越近,居民点数量越多、分布越集中,距离越远则居民点数量越少、更散布;离建制镇近的区域居民点分布数量相对较多,但建制镇不是影响居民点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社会经济条件方面,人均年收入高和常住人口多的区域居民点数量多;生产方式方面,耕地多的区域居民点呈规模大且集聚分布,草地多的区域规模小而零散、呈满天星状分布。(3)牧区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综合阻力值在1.315—3.730之间,最小累积阻力值在0—232435之间,基于最小累积值划分牧区居民点空间布局高度适宜区[0—58100]、中度适宜区[58100—116200]、低度适宜区[116200—174300]和不适宜区[174300—232435]四类适宜性分区。各适宜区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中度适宜区>低度适宜区>不适宜区>高度适宜区;各适宜区内牧区居民点按面积和数量由大到小依次是:高度适宜区>中度适宜区>低度适宜区>不适宜区。研究区中南部有良好的放牧场、交通条件好,植被覆盖度高,因此高度适宜区和中度适宜区位于中南部明安图镇、星耀镇、宝拉根陶海苏木;研究区北部为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植被覆盖度低,交通条件较差,因此低度适宜区和不适宜区位于北部乌兰查布苏木和伊和淖尔苏木。(4)基于适宜性评价等级提出了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其他类共5个牧区居民点用地布局优化方案,并从法律法规、政策、政府职能、国土空间规划等方面对居民点布局优化方案实施提出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自2019年12月至2022年4月18日,全球已累积确诊COVID-19患者50399余万例,死亡621余万人。面对传染性如此强大的病毒,当下并无十分有效的治疗药物。新药的研发耗时长、成本高、安全性不明确,满足不了突发传染病患者用药的紧迫性。“旧药新用”则成为了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本研究通过挖掘COVID-19转录组公开数据集,描述SARS-Co V-2所致的宿主分子反应,探讨COVID
文章基于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以“旋转”教学为例,旨在阐述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原则,并通过积极的教学反思,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将串列翼布局和地效翼布局应用在水陆两栖飞机研究中,提出一种新型气动布局——串列地效翼布局。综合利用串列翼气动布局的高效气动特性以及地效翼在起降过程中地面效应区内的强地效增升作用,提高飞机升力系数。通过CFD软件,基于有限体积方法研究了串列地效翼气动布局前后机翼的相对位置对气动特性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水陆两栖飞机起降阶段地面效应区和非地面效应区的流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串列地效翼气动布局前后机翼的相
目的 分析运动训练联合物理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急性发作病情稳定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物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再予以运动训练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以及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膝关节功能评估量表中的疼痛、活动范围、主动伸展受限及内外翻畸形、不行能力及AD
<正>HJT封装整体解决方案HJT电池封装材料需解决的问题·钝化层对紫外线敏感,电池片易发生光老化·无主栅电池一体膜,胶膜需低流动性、低热膨胀系和高粘结力、高透光率(开发品)·HJT组件对水汽敏感,需要提升组件整体水汽阻隔性·异质结电池片表面与晶硅电池片表面差别较大,与常规封装胶膜粘结力较弱苏州赛伍对其他新技术开发的解决方案·海上光伏项目解决方案·BIPV项目解决方案·非氟背板PPf
会议
文章介绍了农村幼儿园本着“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带领孩子们收集、加工乡土材料,并按照一定的用途投送到教室里的四大区域,以此组织开展诸多有趣的区域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医学图像分割是医学图像处理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其发展将对可视化技术,疾病诊断和术后评估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鉴于切片图像中病变或器官的位置大小不等,且在医学影像中,普遍存在轮廓模糊和噪声干扰等影响,如何进行实时的图像分割且保证有精确效果,将对医学图像分割技术的深入研究有着十分重大的实践价值和理论研究意义。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卷积神经网络也被更多的研究者们运用在了医疗图像分割领域当中。而UNet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