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基本上解决了全国居民的吃饭问题。但是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趋缓,不仅影响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制约农村消费增长,也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由于生产力水平提高和居民生活的改善,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部分农产品出现阶段性、结构性供过于求,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不完全适应市场需求,农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三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与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农业管理和支持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四是加入WTO后,我国需要采取新的措施,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需要调整我国农业支持政策,寻找既遵循WTO规则,又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途径,对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促进我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保证国民经济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按照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与法学理论交叉的思路,采取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WTO《农业协议》中相关农业支持规则的剖析,借鉴WTO 典型成员国农业支持的经验,结合我国政府在加入WTO过程中的承诺及农业支持政策运用的实际,提出配套的政策与建议。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导论。简要介绍了研究目的、意义及背景,并对相关发展研究动态进行了追踪,然后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章:中国实施农业支持政策的原由分析。明确了对农业进行支持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分别从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公共物品”属性、农业的高风险性、我国农业资源相对匮乏、入世后我国农业面临的特殊国际环境、法律的要求等方面论述了实施农业支持政策的必要性。第三章:WTO《农业协议》规则的相关规定。系统分析了WTO《农业协议》规则中关于农业支持的基本框架,包括农产品市场准入、农业国内支持、出口补贴、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加入WTO在农业方面作出的承诺及WTO《农业协议》基本框架对我国农业支持的影响;剖析了我国入世后农业支持可使用的政策空间,明确我国农业支持措施调整的标准依据。第四章:我国支持农业政策的现状分析。按照我国财政预算科目和WTO规则两个标准,对我国的农业支持状况进行总体的评价;揭示了我国政府支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的规定,对近期农业支持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第五章:国外农业支持政策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分别从财政投入政策、农产品价格政策和收入政策、进出口政策等方面对WTO典型成员国的支农政策进行分析比较;<WP=6>阐明了这些国家的经验及其对我国支农政策调整的启示,主要包括不断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支农政策的重要目标,完善我国现行农业法律法规等方面。第六章:完善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对策。以前文分析为基础,提出完善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对策。在对我国农业支持的基本原则和宏观构思的分析基础上,探讨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总体构架和配套的体制与措施改革。其中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总体构架是按照WTO《农业协议》农业支持的基本框架建立的,主要包括(1)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农业投入总量;(2)充分利用“绿箱”政策,调整财政支农结构;(3)探索实施“蓝箱”措施的可能性;(4)用好微量支持措施,合理运用“黄箱”政策;(5)削减关税,逐步取消所有非关税壁垒。为确保有效实施上述五方面的政策,中国必须进行粮食流通体制、农村税费、土地制度、农产品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同时,应采取配套措施,主要包括:(1)应对农产品贸易争端,促进农产品出口;(2)完善农业金融制度;(3)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增强农业抗灾能力;(4)调整补贴的产业领域,将补贴从流通环节转到生产环节, 对农民和农业生产进行直接补贴, 改善支持结构;(5)加强农民自己合作组织的建设;(6)加强对政府支农政策实施的监督;(7)在WTO谈判中坚持大幅度削减国内支持的主张,促使发达国家减少其农业支持;(8)完善农业法律法规政策。第七章:结束语。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创新结论,并提出本文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完善的构想。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 在对我国农业支持政策进行实证分析时,不仅按照我国财政预算科目进行分析,而且按照WTO《农业协议》的规定对我国农业支持政策进行评价、分类归纳。2. 在坚持农业支持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宏观构思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农业支持总体构架,提出了相关的体制与措施改革,丰富了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理论。3. 借鉴法律分析的方法,重视对农业支持政策的合法性、合规性评价,体现了依法治农的农业支持政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