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2009年7月(夏季)和2010年9月(秋季)两个航次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进行调查所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对研究水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和优势种进行了探讨;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该水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探讨了浮游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以期为该海区浮游动物的长期变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两个航次共计鉴定各种类浮游动物63种,浮游幼虫16类,合计种类数为79(详见种类名录)。其中,原生动物2种;水螅水母19种;栉水母1种;浮游甲壳动物共计36种,其中,桡足类20种,占浮游甲壳动物种类组成的55.6%;枝角类2种;等足类1种;端足类2种;涟虫1种;糠虾10种;十足类2种;毛颚类1种;被囊类2种;浮游幼虫16类。浮游动物的主要类群为浮游甲壳动物、刺胞动物和浮游幼虫等。夏季,调查水域浮游动物的平均丰度为303.8 ind/m~3,高值区主要位于调查海区北部近岸水域;秋季,调查海区浮游动物的平均丰度为为229.6 ind/m~3,高值区主要分布于调查海区的北部。夏季浮游动物丰度高于秋季。桡足类、浮游幼虫和毛颚类是数量最丰富的类群,浮游动物总丰度的变动主要由这3个类群的分布决定。夏季,调查海区浮游动物平均湿重生物量为325.1 mg/m~3,生物量呈现在河口及其北部水域较高,在研究海区东部和南部较低的分布格局;秋季,平均湿重生物量为924.1 mg/m~3,调查海区东北部水域生物量较高,南部水域较低。夏季航次的浮游动物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小拟哲水蚤、强壮箭虫、真刺唇角水蚤和长尾类幼虫。秋季航次的浮游动物优势种为:锡兰和平水母、球型侧腕水母、中华哲水蚤、背针胸刺水蚤和强壮箭虫。多元统计分析显示,黄河口海区的浮游动物群落存在显著差异。可分为组群Ⅰ近河口群落、组群Ⅱ沿岸水群落和组群Ⅲ冲淡水群落。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受环境因子的影响显著,且在不同季节随着冲淡水位置的移动,浮游动物群落也呈现季节性的变化。浮游动物丰度和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夏季影响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子为表层盐度和水深;秋季影响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因子为底层温度、底层盐度和水深。夏季,调查海区浮游动物种类数、香农-威纳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21、2.6、0.6和2.5。秋季调查海区浮游动物种类数、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5、2.3、0.5和1.8。夏季航次浮游动物种类数、香农-威纳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高于秋季航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