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机器人非接触式信息交换技术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s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海洋探索和海洋资源开发逐渐向大范围、大深度方向拓展,同时,对水下作业装备也有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小型深海移动工作站搭载自治式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 AUV)作为新型海洋开发装备得到了各国海洋开发研究部门的重视,随之,一些关键技术难题也亟待解决,其中之一就是在海水环境中如何为AUV与移动工作站搭载对接过程提供一个稳定的、安全的非接触式信息交换平台。通过总结和研究国内外水下信息交换技术的研究成果,在综合分析水下声通信、水下蓝绿激光通信和水下电磁通信的原理和优势之后,结合水下机器人与搭载对接基站之间的通信速率和通信距离要求,针对在水下搭载对接过程中高压、强信号干扰、强腐蚀和复杂多变的海水环境,本文设计了基于电磁耦合的水下非接触式信息交换系统。本文首先对电磁耦合理论进行了研究,依据电磁耦合原理提出了基于电磁耦合非接触式通信的基本模式;对海水中电磁传输特性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为接下来的方案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其次对系统进行了方案设计,对信息交换机和环形天线做了耐压水密处理;综合水下电磁传输特性并依据该系统对通信速率和通信距离的要求选定了载波频率;通过对耦合环形天线尺寸参数的理论分析,并结合对比实验,对环形耦合天线进行了参数优化设计;该系统采用二进制ASK数字调制解调方案和基于FPGA开发的硬件平台来实现信息的发射和接收。接着对系统的硬件平台和软件程序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主要包括数据发射模块设计、数据接收模块设计和其它外围电路模块的设计;硬件模块的搭建以CycloneⅣ为核心芯片,结合外围电路接口和片上存储器构成了 FPGA开发平台;软件程序设计采用层次化、模块化设计方法对各个模块进行底层的逻辑电路设计。最后对该系统进行了地面测试、水下试验以及海试试验,验证了该系统在海水环境中进行信息交换的可靠性和优越性。
其他文献
船舶海难事故严重影响人命和船货安全,在船舶设计与打捞救助中,需对受损船舶进行研究,其中,对破损稳性的研究意义重大,同时在船舶破舱流动过程中,还需关注流体运动、舱内液面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日渐枯竭和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风能和波浪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对于独立的新能源开发装置,漂浮式风浪能混合利用系统不仅可依托海上资源丰富和面积广阔优势,同时由于共享基础设施可降低生产成本,又提高发电效率,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因而,提出合理高效的混合发电系统概念具有经济和环境双重意义。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漂浮式风浪能混合利用系统水动力性能研究(5137905
由于能源资源的减少以及成本的增加,高效传热系统在现代制冷设备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传统核沸腾等传热方式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具有更高传热系数的新型高效
磁流变液是智能材料重要分支之一,无磁场时表现为悬浮状牛顿流体,当外磁场存在时,可毫秒级时间内转变为粘稠状的类固体或固体结构,这种可逆转变被称为磁流变效应。磁流变器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船舶维护技术也应与其同步发展,以减少成本和提高船舶设备的可靠性。传统技术效率低而且可靠性低,因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可靠性的船舶维修保养体系(RC
近年来,全球温度升高,极地冰雪加速融化,人类将目光转向极地开发和利用,具有破冰能力的船舶在此问题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极地航行过程中,船-冰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极其复杂的
近年来,随着海军国防建设和海洋研究开发的需求的增长以及现代信号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水声通信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逐渐成为水声技术研究的热点领域。水声信道中存在的多径效
本文对圆柱壳结构进行建模研究,研究其在水下受到激励振动时产生的辐射噪声的辐射效率以及利用辐射效率预报辐射声压场的方法,得到更为适合实际工程应用的计算辐射效率的方法。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锡箔的用途日益广泛,需求量也迅速增长,高质量、大规格的锡箔产品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目前我国锡箔的生产方式主要为手工敲制,既污染环境又危害群众的生命健康,亟待改善。本课题正是基于人身安全和环保的思路,同时为了提高锡箔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设计了一种全新的锡箔自动化加工方案。该方案中,锡箔成型的过程为:固态锡—液态锡—固态锡箔—一定尺寸规格的锡箔。根据流体力学的伯努利方
别以为非常透明的玻璃没有隐藏多少秘密,其实科学家向来对于玻璃的形成过程很困惑.下面的两个有趣的实验,对科学家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