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AMT电磁场单分量一维正反演研究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教授D.W.Strangway和他的研究生Myron Goldtein于1971年首次提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以来,CSAMT法为探测地下几十米到两千米深度范围内的电性结构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其在石油、地热、固体矿产、以及水文等领域均获得了比较好的地质效果。近年来,考虑到共磁道数据的产生的视电阻率误差以及布置磁道的不便,人们提出了单分量数据采集,当前主要集中在Ex分量。因此迫切需要就CSAMT电磁场各分量对地下地质体的响应特征和单分量一维反演效果进行研究,以对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进行探讨,并为单分量CSAMT测量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借鉴。本文从CSAMT法单分量一维正演和OCCAM反演两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探讨。在电磁场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从Maxwell方程组出发,通过二维傅里叶变换和洛伦茨规范得到波数域磁矢势方程的通解表达式,并利用边界条件推导出各个系数的表达式。利用Hankel变换将磁矢势从波数域转换到空间域,推导了电偶极子激发的全空间电磁场各分量的表达式。利用均匀半空间模型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在均匀半空间加入一个夹层构建三层地电模型,对不同夹层电阻率、厚度、埋深的地电模型进行模拟,电磁场各分量的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夹层厚度埋深比值较小的情况下,电磁场各分量对低阻夹层的响应要优于对高阻夹层的响应,且电场x、y分量对夹层厚度、电阻率和埋深分辨能力要优于磁场各分量。此外,在OCCAM一维反演算法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讨论了初始模型、频点个数和收发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模型的选取对OCCAM一维反演效果影响不大;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应结合地质资料选择合适的频率来对应地质体的浅部和深部,这样即使选取较少的频率也能达到预期效果;收发距的选取应满足测量区域位于远区的原则,对于深部地质体信息的探测,CSAMT法应适当加大收发距的距离。本文还构建了一系列典型的一维层状模型,分析比较了各分量单独反演和模拟标量、矢量、张量观测系统下多分量联合反演的效果,并发现电磁场多分量的联合反演的效果较电磁场单分量反演的效果并没有明显的改善。
其他文献
裂缝型油气储层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大油气田中,它具有发育普遍、分布复杂等特征。这就给精确划分该类储层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对裂缝性油气储层的相关性质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实际
大量的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研究证实,由于高密度海洋岩石圈的牵引,大陆岩石圈可以深俯冲到80-120km的地幔深度,并发生超高压变质作用;其后,在低密度俯冲板片的挟持下,超高压变质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