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视域下《六国论》教学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yl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洵的《六国论》曾被选入多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现行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也将苏洵的《六国论》选入其中,但这套教材的编排方式出现了较大的调整,并且《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也透露出新的教学理念,这些都给一线教师开展阅读教学带来一定困惑。本文通过对收录过《六国论》不同版本的高中语文教科书进行梳理,分析通过各数据库检索出来的《六国论》教学案例(包括教学实录、教学设计等),并结合当前学术界对苏洵《六国论》的研究成果,探讨《六国论》在统编版教材单元编排特点下的新的教学路径,希望可以为一线教学提供参考。论文共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语三部分,其中主体部分又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分析苏洵《六国论》在1961年、1984年、1988年、1991年、2005年人教版、苏教版、鲁教版、语文版、统编版,共九套教材中的编排情况,具体从单元编排、助读系统、作业系统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借此来审视各套教材的编写意图与教学指向,重点揭示统编版教材相比于其他教材的突破之处。第二章主要梳理和分析纳入单元中的《六国论》教学案例,具体将案例分为单元中一课一篇的处理、单元中一课多篇的处理、整个单元的处理以及其他四个类别,并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基于此,笔者以纳入单元中的《六国论》教学案例为例子,围绕“篇、课与单元”、“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目标与任务”、“情境与活动”、“教学与评价”五个关系提出了自己的教学思考。第三章在前二章的基础上,主要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具体要求,结合统编版教材单元编排的特点,尝试从“多元组合方式”和“学习任务设计”两个方面对《六国论》单元教学进行设想,并从“一篇”、“一课”、“一个单元”三种教学处理方式的角度为《六国论》单元教学提出建议。此外,在最后结语部分,对论文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就自身的不足进行了反思。
其他文献
多义实词是初中文言文词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起着关键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要求学生需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知识,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为了达到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学生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掌握教材文言文中多义实词的各种常见含义。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中,多义实词数量庞大、义项众多,许多学生由于难以辨析多义实词的正确
学位
2022年,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发布,其中在核心素养内涵部分提出了语言运用,并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需要具有正确、规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并能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这是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以来,课标对于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再一次强调。口语交际学习不仅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学生的社会性成长也
学位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恩格斯在马克思葬礼上发表的讲话,被选入多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对高中生来说有重要的学习价值。统编版教材将其选入必修下册,编排方式也有了较大调整,给教师开展教学带来一定困惑和挑战。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内容的选择存在争议,现今该文的教学方法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尝试立足于新课标要求,关注单元视域下《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教学,试图以单元目标为导向,
学位
《屈原列传》曾被选入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近来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高中语文教材中,《屈原列传》以全新的编排方式入选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如何具体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对此可能存在一定困惑。因此,本文通过一线教学调研、教材梳理对比、教学案例分析,并结合单元教学理念,开展《屈原列传》在统编版教材价值取向下的教学探索。首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研了解《屈原列传》一线教与学现状,发现学生对该篇文章的
学位
边塞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类别之一,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与其他主题的诗歌相比,边塞诗自身特性表现得非常明显。但是在前人研究中,笔者发现边塞诗教学尚存在不足,皆没有认清边塞诗的文本特性,也没有把握与其他主题诗歌教学的不同之处。因此有必要对边塞诗教学做更为全面与系统的分析。本文立足于边塞诗文本本身,结合义务教育阶段统编版教材的边塞诗选编情况,针对一线教学中的相关案例,从边塞主题、边塞体裁
学位
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曾被选入多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现行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也将其选入,但这套教材的编排方式出现了较大的调整。如何在具体教学中把握现行统编版教材的特性,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提出的教学理念,是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本文基于前人文献综述、一线现状调查、教材梳理对比、教学案例分析,并结合新课标精神,提出《为了忘却的记念》的教学建
学位
古诗文阅读是中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占据较大分值,其在不同省市的考查方式存在差异,部分省市试题命制具有形式相对固定,测试内容单一的特点。而近年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理念,对古诗文阅读试题命制提出了挑战。本文就浙江省2013年到2022年的中考96套试卷中古诗文阅读试题进行考察分析,从选文、测试内容及考查方式和测量目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中考古诗文阅读的试题命制与教学提出思考
学位
《庄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随着新课标、新教材的变化,统编教材中的《庄子》选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的《庄子》教学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因此如今的教学对《庄子》的教学研究有迫切的要求。本文立足于《庄子》课文,对统编教材的编写进行审视和分析,试图洞察教材中体现的教学理念,从中获得启示,以期为教学提供指引;通过对《庄子》教学研究现状的分析,寻求改进教学的切入点,提出教学策略。本文第一章对统编教材《庄子
学位
戏剧的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的戏剧教学都处于被轻视的地位。同时,传统戏剧教学过度倾向于剧本阅读的教学模式,也导致初中语文戏剧教学的独特价值无法得到发挥,教学效果低下。然而,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出现了单独设置的“活动·探究”戏剧单元,意图以“活动·探究”的方式实现戏剧单元教学。在此背景下,理解“活动·探究”戏剧单元的意义、特点,并探
学位
史传文在文言文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被视为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还承载着培养学生学习传主优秀的精神品质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功能,历来受到教材编者和命题者的青睐。但纵观史传文教学现状,许多教师对于史传文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厘定,并未鲜明地反映出史传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性,加之史传文篇幅冗长、内容繁多、难度颇大,学生难以理解并加以掌握,传统的翻译法和串讲法导致学生对其学习兴趣不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