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C/MS技术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候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n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应用GC/MS代谢组学研究技术,对健康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病(EH)肝火亢盛证、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患者血清代谢组进行分析,建立高血压病上述四种证型患者的代谢组学诊断、判别模型,进而筛选、确定原发性高血压各证型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群),从代谢组学水平上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证”的物质基础。  方法:选择2010年上半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门诊、病房和体检中心的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及体检健康志愿者,入选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要求均没有服用任何降压药物,或者已停服各类药物1周以上。根据中医研究指导原则,辨证属于肝火亢盛证观察组18例,痰湿壅盛证16例,阴虚阳亢证15例,阴阳两虚证15例。随机选取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对照组男性15名。抽取受试者空腹12小时静脉采血,不抗凝,分离血清,于-86℃冰箱内冻存备用。通过气象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所获得的代谢指纹图谱,经谱图预处理并积分后,对积分值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根据各样本的主成分得分作图,可判别组间差异;进一步用PCA以分析进行主成分因子负荷矩阵分析,得出显著升高或降低的变量,这些变量的组合即为表征病变的“生物标记物群”。  结果:①EH患者样品分布散点图显示:健康对照组与总EH组、健康组与EH各证型组均能明显的区分开来。②经过分析鉴定得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较健康对照组的显著性差异表达血清代谢物有17种(P<0.05):其中表达增高的有尿酸、尿素、棕榈酸、油酸、蛋氨酸、柠檬酸盐、亮氨酸、脯氨酸、胆固醇、硬脂酸、乳酸。表达降低的有甘油酸盐、丙氨酸、肉豆蔻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门冬氨酸。③经过分析鉴定得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肝火亢盛证组相比较健康对照组的显著性差异表达血清代谢物有13种(P<0.05):其中表达升高的有棕榈酸、尿酸、柠檬酸盐、亚油酸、硬脂酸、亮氨酸、缬氨酸、胆固醇。表达降低的有丙氨酸、油酸、花生四烯酸、门冬氨酸、甘氨酸④经过分析鉴定得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痰湿壅盛证组相比较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表达血清代谢物有14种(P<0.05):其中表达升高的有亮氨酸、甘氨酸、胆固醇、硬脂酸、尿酸、尿素、乳酸、亚油酸、棕榈酸。表达降低的有甘油酸盐、丙氨酸、油酸、花生四烯酸、乙基二乙醇胺。⑤经过分析鉴定得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阴虚阳亢证组相比较健康对照组的显著性差异表达血清代谢物有20种(P<0.05):表达升高的有尿酸、尿素、蛋氨酸、亮氨酸、脯氨酸、胆固醇、硬脂酸、缬氨酸、柠檬酸盐、棕榈酸、油酸、甘油酸盐、肉豆蔻酸。表达降低的有丙氨酸、乙基二乙醇胺、亚油酸、甘氨酸、花生四烯酸、门冬氨酸、乳酸共20种。⑥经过分析鉴定得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阴阳两虚证组相比较健康对照组显著性差异表达血清代谢物有20种(P<0.05):其中表达升高的有尿酸、尿素、肌酐、甘油酸盐、蛋氨酸、胆固醇、硬脂酸、缬氨酸、棕榈酸、油酸、乳酸。表达降低的有丙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肉豆蔻酸、亚油酸、甘氨酸、花生四烯酸、脯氨酸、门冬氨酸共20种。  结论:①运用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成功区分原发性高血压组、原发性高血压各证型组和健康对照组。②经过初步分析鉴定得出EH患者血清代谢标志物群如下:尿酸、尿素、棕榈酸、油酸、蛋氨酸、柠檬酸盐、亮氨酸、脯氨酸、胆固醇、硬脂酸、乳酸表达增高。甘油酸盐、丙氨酸、肉豆蔻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门冬氨酸表达降低。③经过初步分析鉴定得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肝火亢盛证患者血清代谢标志物群如下:其中表达升高的有棕榈酸、尿酸、柠檬酸盐、亚油酸、硬脂酸、亮氨酸、缬氨酸、胆固醇。表达降低的有丙氨酸、油酸、花生四烯酸、门冬氨酸、甘氨酸④经过初步分析鉴定得出EH患者痰湿壅盛证患者血清代谢标志物群如下:亮氨酸、甘氨酸、胆固醇、硬脂酸、尿酸、尿素、乳酸、亚油酸、棕榈酸表达增高。甘油酸盐、丙氨酸、油酸、花生四烯酸、乙基二乙醇胺表达降低。⑤经过初步分析鉴定得出EH患者阴虚阳亢证患者血清代谢标志物群如下:尿酸、尿素、蛋氨酸、亮氨酸、脯氨酸、胆固醇、硬脂酸、缬氨酸、柠檬酸盐、棕榈酸、油酸、甘油酸盐、肉豆蔻酸表达增高。丙氨酸、乙基二乙醇胺、亚油酸、甘氨酸、花生四烯酸、门冬氨酸、乳酸表达降低。⑥经过初步分析鉴定得出EH患者阴阳两虚证患者血清代谢标志物群如下:尿酸、尿素、肌酐、甘油酸盐、蛋氨酸、胆固醇、硬脂酸、缬氨酸、棕榈酸、油酸、乳酸表达升高。丙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肉豆蔻酸、亚油酸、甘氨酸、花生四烯酸、脯氨酸、门冬氨酸表达降低。
其他文献
目前的英语专业语法教学还存在着一些诸如教学方法传统单一、以教师为中心等一系列问题,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