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贷规模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是一个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核心手段。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急剧恶化,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更加复杂、我国的外部经济环境日益严峻,致使政府部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面临更大挑战。经过四年的调整,进入到2012年,上次金融危机对全球主要经济体产生的影响,依然没有完全消除。受制于海外经济放缓,外需疲弱和人民币汇率上一年显著升值等因素,我国外部环境较差。直接导致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增速大幅降低,甚至对经济增速的贡献为负。投资和消费的增长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弱,这一系列因素导致上半年经济失速较多。面对这种情况,央行开始加大货币政策的力度:在上半年降准降息各两次。下半年我国经济逐渐企稳:7-8月国内房地产市场销售量价齐升:9月欧美发达国家开始了新一轮的货币宽松,外部风险降低,国内数据也有好转。相应地,下半年国内货币政策放松力度减弱,央行不再通过降准来维持市场流动性,而是频繁使用公开市场操作中逆回购工具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货币政策趋于稳健。本文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作为研究起点,先对国外研究货币政策传导理论进行梳理,比较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两大传导理论。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各种传导渠道,发现信用渠道中的银行信贷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作用最为明显,并确定围绕信贷渠道展开后面的实证分析。选取2000年到2008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省级面板数据,根据金融机构贷款期限的长短对信贷总额分类,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在针对我国经济增长与金融机构信贷结构的关系做经验分析时,分别选用面板工具变量法、差分GMM法和系统GMM法对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估计,将三种方法的估计结果对比分析,并最终选用系统GMM法的估计结果做最后的解释。另外,在对再做基于信贷渠道的区域效应差异性分析时,继续选用系统GMM法对分别估计东、中、西三个地区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结果,实证分析表明工业贷款当期对中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西部地区,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最小。商业贷款在当期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呈现东、中、西依次递减的态势。农业贷款当期对中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也最大,但影响最小的是西部地区。基本建设贷款在当期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按东、中、西的顺序依次增大,且各地区的基本建设贷款的滞后一期对当期国内生产总值也表现出明显的影响。另外,各地区的工业贷款滞后一期对当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均不显著;商业贷款滞后一期值只有东部地区的影响较显著且最强;而各地区的农业贷款滞后一期对当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都表现出负的作用,以东部地区尤为显著。最后根据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提出缩小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的若干政策建议。全文共分5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先是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再阐述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最后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特色与不足。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这部分主要从理论、实证和研究方法等层面展开,总结了国内外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性、原因、差异的比较和传导机制方面的一些观点,并对它们做了进一步的分类评述。第三部分是本文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理论的研究入手。阐述了货币政策传导理论,并从传导渠道角度展开,详细介绍了货币和信用这两大传导渠道的理论。同时描述了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基本情况,为后文实证分析及检验做好了理论铺垫工作。第四部分是本文的实证部分。从传导较为明显的信贷渠道出发,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做具体的实证分析,这也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依据第二部分的理论框架,首先做经验分析,即按照全国的数据,分析经过细分后的四种金融机构贷款额对全国经济增长影响的主要原因。再然后做区域效应的差异性分析,即按东、中、西三个面板数据,分析三个地区经过细分后的四种金融机构贷款额对它们各自经济增长影响存在差异性的原因。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论与建议。主要从研究结论、政策建议、研究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等方面对全文做一次完整总结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