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益观反映了人们对利益的总体看法和根本态度,体现着一定的价值取向。马克思恩格斯利益观形成于19世纪资本主义大工业蓬勃发展而物质利益问题凸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矛盾激化的历史背景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利益范畴、特别是物质利益问题研究成为创立唯物史观的开端,对资本主义社会利益关系的分析是马克思恩格斯利益观最鲜明的现实应用,对全人类共同利益一致的价值追求饱含着对人类命运的深刻关切。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利益观可以帮助我们认清错综复杂的历史运动背后的动因,为个人和国家处理利益关系提供方法论启示。在新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利益观有益于强化正向利益行为、引导正确利益取向,助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察马克思恩格斯利益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利益观的思想基础是历史已有利益观提供理论材料,包括古希腊时期的利益观、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利益观、近代资产阶级理论家利益观、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家的利益观以及德国古典哲学家的利益观。马克思恩格斯利益观的现实基础是资本主义社会尖锐的利益矛盾。在这两个主要条件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的利益观。第二部分回溯马克思恩格斯利益观的形成过程。从批判与重构两个角度,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为内容,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利益观形成发展的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成熟阶段。第三部分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利益观的主要内容。利益是反映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范畴。对利益(特别是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人类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根本原因,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深层动力。分工和私有制是产生利益矛盾的根源,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个体利益和共同利益的尖锐对立。无产阶级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进入无阶级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利益成为实现人类本质属性的唯一形式,因而共产主义社会是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协调一致的社会。第四部分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利益观的当代价值。在新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利益观对个体、国家以及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意义。一是指导个体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共同利益的关系。个体首先要认识到只有在社会整体利益不断提升的前提下,个人的利益诉求才能得到关注和满足。二是马克思恩格斯利益观指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协调社会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其一推动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其二满足社会成员的合理利益要求;其三协调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矛盾。三是马克思恩格斯利益观指导我们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把握好自身的利益尺度。在当前,引导人们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