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现今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药物中,相继有5种药物分别获得了FDA的许可证,它们是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其中,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及不便利的给药方式限制了它的广泛使用。核苷类药物作为新型的乙肝病毒生命周期的抑制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系统评价研究不同剂量新型核苷类药物LB80380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时效性;同时分析研究中文杂志发表的肝炎干预类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照Cochrane Handbook5.0推荐的方法系统检索相关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4年1月30日,收集全球有关LB80380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随机或半随机试验。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由两名评价员独立阅读所获文献题目和摘要,在排除明显不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后,对可能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阅读全文,以确定其是否真正符合纳入标准,而后交叉核对,意见不一致时通过讨论或征求第三方意见解决,从而对文献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及定性分析。在Meta分析过程中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软件进行,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检验水准为α=0.05,综合评价指标95%的可信区间。第二部分在分析研究中文杂志发表的肝炎干预类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面,检索发表在中文杂志上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献,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提取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优先报告的条目(PRISMA)规范量表进行质量评价,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系统评价共纳入5篇已发表文献,包括406例CHB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有效率:口服LB8038030mg/d分别与口服LB8038060、90、150、240mg/d后的血清HBV DNA变化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45,95%CI(-0.89,-0.00),P=0.05];[MD=-0.75,95%CI(-1.19,-0.31),P=0.0009];[MD=-0.94,95%CI(-1.40,-0.47),P<0.0001];[MD=-0.80,95%CI(-1.19,-0.42),P<0.0001],其有效率更低。口服LB8038060mg/d与口服150mg/d血清HBV DN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50,95%CI(-0.98,-0.02),P=0.04],其有效率更低,其余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时效性:较低剂量LB8038090mg/d与较高剂量LB80380150mg/d分别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周、12周、24周、48周的分析结果显示,治疗24周与治疗48周间无统计学差异[MD=-0.24,95%CI(-0.65,0.16),P=0.24]外,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不良反应发生率:口服不同剂量LB80380及口服恩替卡韦0.5mg/d,肌酐清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乙肝病毒药物LB8038090、150、240mg/dy与其他低剂量相比,其抗病毒效果更好,LB80380治疗24周与LB80380治疗48周相比,并无疗效的显著性差异;各计量治疗组血肌酐清除率无统计学差异。中文杂志发表的肝炎干预类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纳入133篇文献,以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两个疾病为主。近年来Meta分析论文的发表数量有所上升,但是报告质量普遍不高,PRISMA评分范围13.5-24分,平均分为20±3.15分。结论:抗乙肝病毒药物LB8038090、150、240mg/dy与其他低剂量相比,其抗病毒效果更好,LB80380治疗24周与LB80380治疗48周相比,并无疗效的显著性差异;各计量治疗组血肌酐清除率无统计学差异。中文期刊发表的肝炎干预类系统评价/Meta分析报告和方法学质量中等,报告质量规范和方法学质量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