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童话不仅具有光辉的历史,而且至今仍然引领着世界儿童文学的发展。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九部英国童话经典作品进行研究,以期阐释童话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伦理教诲功能。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通过对《维尼·菩的世界》、《小兔彼得的故事》、《女巫》三部童话的分析,研究童话如何对处于伦理混沌阶段的儿童进行伦理启蒙。处于伦理混沌状态下的儿童除了拥有人类的形体之外,与其他动物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米尔恩的《维尼·菩的世界》就形象地反映了儿童处于伦理混沌状态下的思维模式和行为特征。在童话中,小熊维尼干了很多的“傻事”和“坏事”。但是,他的“傻”并不是真的因为头脑愚蠢,而是由于其理性意识过于薄弱,做事缺乏理性的判断,因而才在强大本能的驱使下做出很多不顾后果的傻事;同理,他的“坏”也不是真的因为道德品质不佳,而是由于他还没有习得人类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所以无法对自己行为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维尼的“傻”和“坏”体现了人类伦理混沌状态下不可复现的童趣,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儿童通过接受伦理启蒙结束伦理混沌状态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塑造拟人化动物形象的童话在对儿童进行伦理启蒙的过程中有着巨大的优势,这一点在波特的《小兔彼得的故事》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儿童基于“以己度物”的思维方式,会将童话中的拟人化动物视为真实的存在,因而将这些动物演绎的故事当作真实的生活经验加以接受。而且,童话通过具体的动物形象来表达抽象的道德观念,也适应了儿童的接受能力。此外,童话中的拟人化动物形象可以帮助儿童初步意识到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具体而言,童话主要是通过道德训诫和塑造道德榜样这两种方式对儿童进行伦理启蒙。道德训诫的目的在于约束儿童与生俱来的动物本能,而塑造道德榜样的目的则在于帮助儿童习得各种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在儿童接受了初步的伦理启蒙,建立起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之后,《女巫》之类的变形童话就可以通过讲述人兽变形的故事,以直观的方式帮助儿童认识到人与兽的根本区别。《女巫》中主人公“我”变成动物的情节是对儿童身上强大的动物本能的一种形象化的展现,童话通过这一情节说明了儿童的动物本能对他们的成长所造成的阻碍。而达尔之所以在《女巫》中打破童话的叙事常规,让“我”在故事结束时依然保持动物形体,目的就在于通过“我”的动物外形和人类心灵之间的对比向儿童说明,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能够用理性与伦理意识控制自己的动物本能,人和动物的区别既是生理上的,更是伦理上的。第二章通过对《彼得·潘》、《五个孩子与沙地精》、《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三部童话的分析,研究童话在儿童结束伦理混沌状态之后应该如何给予儿童正确的伦理教诲,使他们的伦理意识逐渐走向成熟,以及童话如何帮助成人在儿童道德成长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巴里的《彼得·潘》形象地反映了儿童在经历伦理启蒙之后理性意志和自由意志并存的心理状态。自由意志是人类各种本能和欲望的体现,其特点是追求绝对的自由和对各种欲望的无条件满足,无视伦理道德规范的要求与束缚;理性意志则由伦理道德观念以及人们基于伦理道德观念所做的理性判断所构成,其主要作用是约束自由意志。自由意志的力量在彼得·潘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这使得彼得·潘这一童话形象在具有了永恒的魅力同时也清楚地展现了儿童不受拘束的自由意志可能产生的危害。温蒂这一形象集中体现了儿童在接受伦理启蒙之后逐渐成熟的理性意志,而文本正是通过彼得·潘和温蒂之间的对比,向读者说明了理性意志对于成长的重要性,并且说明了来自家人与社会的关爱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内斯比特的《五个孩子与沙地精》将三个常见的童话叙事元素,即神奇的魔法,“重复式”叙事结构和“集体人物”形象融为一体,集中反映了童话在儿童的道德成长过程中所发挥的伦理教诲功能。儿童之所以容易被童话中的魔法所吸引,主要是因为魔法触及了儿童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欲望,魔法本质上是儿童的各种欲望的一种反映。文本通过对魔法的描写向读者阐述了放纵欲望的危害和用理性约束欲望的重要性。童话通过“重复式”的叙事结构描写了西里尔兄妹的道德成长历程,从而揭示出儿童道德成长的共同之处,即儿童道德成长的关键是学会用理性意志去约束自由意志,而且必须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集体人物”的优势在于可以反映不同儿童个体在道德成长过程中的特殊性,童话通过塑造集体人物形象,可以使文本适用于更大范围的受众群体,让更多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收获有益成长的教诲。通常童话是以儿童为目标受众,而特拉芙斯的《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则将成人纳入目标受众之中。作者在童话中探讨了成人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肩负的责任,以及成人在儿童道德成长过程中所应发挥的积极作用,并就成人应该如何帮助儿童顺利成长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建议。第三章通过对《快乐王子和其他童话》、《北风的背后》、《驯龙高手》三部童话的分析,研究当儿童拥有了比较成熟的伦理道德观念之后,童话如何通过儿童对社会伦理道德现状加以净化。王尔德在《快乐王子》等童话中颠覆了“美德有报”的童话常见叙事模式,从而向读者展示了童话所表达的道德理想与现实生活的道德现状之间的落差。同时,王尔德也在《自私的巨人》中指出儿童是改变现实生活不良道德风气的希望所在。通过对王尔德童话的分析可以发现,与成人文学相比,儿童文学中的伦理批判有三个显著特点:儿童文学在反映不良道德现象时不必对导致这些不良现象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剖析;儿童文学不能专注于揭示各种丑恶现象,必须通过恶的映衬来凸显出善的可贵;儿童文学应尽量避免悲剧性的结局,即便故事以悲剧结尾,也应该通过一些手段来缓冲其悲剧效果。麦克唐纳的《北风的背后》在文体上显示出模凌两可的特征,即可以算作童话,也可以归为小说。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麦克唐纳为文本选择了一个“不可靠的叙事者”,从而消解了叙事者的权威性。麦克唐纳消解了叙事者的权威性,既是将判断作品文体归属的权利让渡给了读者,同时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特定的叙事意图,即告诉读者童话的价值不在于反映真实的生活是怎样,而在于展现理想的生活应该是怎样。所以儿童应该相信童话,并将童话中的美德付诸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实践之中,通过实践强化自己在童话中习得的伦理道德观念,为现实生活中伦理环境的净化与改善做出自己的特殊贡献。在柯维尔的《驯龙高手》中,维京人唯有强者才能生存的传统伦理观念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也存在明显的弊端。维京成人由于深受传统伦理观念的熏陶,对其弊端视若无睹。主人公小卡嗝对维京传统伦理观念进行了大胆扬弃,不仅战胜巨龙拯救了部落,而且也为维京人的未来开启了新的发展空间。童话借由小咔嗝对传统伦理观念的扬弃说明,由于儿童受传统观念和思维模式的束缚相对较小,所以儿童的成长过程其实也是人类不断尝试文明发展的新途径的过程。因此,童话的伦理教诲功能不仅应该体现于向儿童传授各种伦理道德观念,同时也应该体现于鼓励儿童勇于尝试、敢于创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结语部分对全文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在全面梳理童话对于儿童的伦理教诲功能的基础之上指出,伦理教诲功能是童话最重要的功能,审美功能是实现伦理教诲功能的必备前提,而且成人同样能从童话中获取有益的伦理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