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归纳,或者归纳推理,是根据已知的知识和观察对新的样例进行预测的过程(Hayes,Heit,& Swendsen,2010),是减少人类对记忆的依赖,使知识得以简约化的过程(李红,陈安涛,冯廷勇,李富洪,龙长权,2004)。近三十年来,研究发现年幼儿童甚至婴儿都能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Gelman & Coley,1990;Gweon, Tenenbaum,& Schulz,2010;Mandler & McDonough,1998;Graham,Kilbreath, &Welder,2004..然而,对于儿童早期归纳推理的机制问题仍然存在激烈争论。近年来,一些学者主张从因果关系的角度来探讨儿童早期归纳推理的机制。许多研究者认为,因果关系在决定类别和概念时起关键的作用(Murphy & Medin,1985;Sloman,Love,& Ahn,1998).所谓因果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变量决定其他变量的结果,即原因变量能够预测并控制结果变量的效果(Sloman & Lagnado,2005).些心理学家也主张,最强有力的归纳推理来源于靶刺激和目标刺激之间的因果关系(Rehder & Burnett,2005;Sloman & Lagnado,2005).因为相比知觉相似性而言,因果关系更具有特色且涵盖信息广泛,人们更倾向于以此作为归纳基础(Hayes & Thompson,2007;Rips,2001).Sloman和Lagnado(2005)也指出,利用因果关系进行归纳推理是人类的天性,建立基于因果关系的模型是理解人类归纳推理的关键。因此,儿童是否能够基于因果关系进行归纳,因果关系如何影响儿童的归纳,成为理解儿童早期归纳推理的心理机制的关键。Ahn等(Ahn,1998;Ahn & Kim,2000)提出了因果状态假设(causal status hypothesis),指出因果关系在决定类别和概念时的重要性表现在:1)在某种程度上原因特征和结果特征比其他特征更重要;2)原因特征比结果特征更重要。如果儿童早期能够基于因果特征进行归纳,表明他们的归纳是基于概念知识的。然而,已有的讨论因果关系对儿童归纳推理影响的研究,都集中于比较因果关系与知觉线索有无冲突时儿童的归纳表现,即集中于探讨因果特征是否比其他特征(例如,知觉特征)更能诱发儿童早期的归纳。在儿童早期归纳推理中,原因特征是否比结果特征更重要,则很少被研究到。为了探讨因果状态效应对3-5岁儿童归纳推理的影响,本研究进一步拓展Ahn等(2000)和Meunier和Cordier(2009)的研究,考察原因特征和结果特征在儿童归纳推理中的相对作用,即研究儿童何时能够理解在决定类别和概念的因果关系中,原因特征比结果特征更重要,并利用这种理解来决定他们的归纳。实验一中,将采用与Ahn等(2000)和Meunier和Cordier(2009)类似的研究框架,与他们的研究不同的是,Ahn等(2000)和Meunier和Cordier(2009)的研究要求儿童判断新的比较刺激是否和靶刺激属于同一类别,而本研究中,则是要求儿童判断哪个新的比较刺激具有和靶刺激相同的新属性。同时,Ahn等(2000)的研究主要测试的是7-9岁的儿童,而Meunier和Cordier(2009)的研究主要测试的是4-5岁的儿童,本研究进一步将被试拓展到3-5岁的儿童。因此,为了得到更清晰的发展轨迹,在本研究中也将严格控制儿童的年龄,进一步将3-5岁的分为3岁、3.5岁、4岁、4.5岁和5岁。由于Ahn等(2000)和Meunier和Cordier(2009)研究中,一个原因导致了2个结果,这使得他们的研究结果存在其他可能的解释(Meunier & Cordier,2009),因此,实验二中,一个原因将只导致一个结果,从而更明确的比较原因特征和结果特征在儿童早期归纳中的作用。综合来看,本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4~5岁的儿童主要基于原因特征进行归纳推理,判断缺少结果特征的比较刺激更可能和靶刺激具有相同的属性,而3岁和3.5岁儿童基于原因特征缺少的选择和基于结果特征缺少的选择没有显著差异。(2)4-5岁儿童基于原因特征的归纳推理显著多于3岁和3.5岁儿童,表明3.5-4岁左右是儿童利用因果关系知识进行归纳推理的的快速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