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一个实际的安全操作系统开发实践为基础,针对日益严重的恶意代码威胁,对安全操作系统的恶意代码防御技术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以下六个方面的主要成果。 第一,从安全操作系统的角度,首次揭示了恶意代码入侵、感染和发作等过程的本质;由此提出了安全操作系统的两种恶意代码防御技术:权限控制法和完整性控制法;指出Linux/Unix的访问控制机制不能有效地防御恶意代码。 第二,设计了适合在安全操作系统中实施的恶意代码防御框架。该框架将用户权限控制、进程权限控制和完整性控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权限控制和完整性控制两方面实施了恶意代码防御技术;引入了进程完整性阈值,有效地降低了框架对高完整性可执行代码运行效率的影响。 第三,把“负权限”引入到自主访问控制机制中,并给出了权限冲突解决机制;提出了“有限权限继承”机制,简化了系统授权管理;区分控制权限和访问权限,细化了访问控制粒度;支持转授权机制;在系统中实施上述自主访问控制机制,实现了用户权限控制。 第四,探讨了进程权限、用户权限和可执行代码权限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可执行代码权限的用户相关性与用户无关性,提出了基于进程的静态访问控制模型,从而避免了滥用属主权限;首次提出了权限之间的冲突关系、依赖关系、授权依赖关系以及基于历史的访问控制模型,定义了进程权限动态调整规则,实现了对进程权限的动态调整;首次提出了基于进程的动态访问控制模型,从而避免了滥用进程权限;综合上述静态和动态模型,提出了基于进程的静念/动态访问控制模型,并实施于系统中,实现了进程权限控制。 第五,揭示了Biba模型静态实施方案缺陷的本质,首次提出了基于先决条件的授权模型,并设计了Biba模型的动态实施方案;为满足系统对多种完整性政策的需求,设计了Biba模型的综合实施方案;综合上述两种实施方案,设计了Biba模型综合动态实施方案,实现了完整性控制。 第六,借助角色访问控制模型,研究了转授权模型,首次提出了支持重复角色和部分角色转授权的转授权模型和支持时限的转授权模型,能够用于实施精确的权限管理,以有效地防止权限滥用。 总之,本文的研究工作为进一步探讨安全操作系统的恶意代码防御技术,构建具有恶意代码防御功能的安全实用的系统软件平台建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