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哑门穴隶属于督脉,为督脉、阳维脉的交会穴,是临床常用腧穴,位于寰枢椎之间,深部毗邻生命中枢延髓,上方邻枕骨大孔,针刺过程中可能发生针刺意外。寰枢椎脱位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寰枢椎对位发生异常的疾病,解剖结构发生明显的改变,因此在对寰枢椎脱位患者进行针刺时常规针刺安全深度和角度不再适用。明确其针刺安全深度和角度对临床安全针刺有重要意义。目的:取得寰枢椎脱位患者与正常解剖患者的哑门穴针刺安全深度和角度并比较。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中日友好医院上颈椎研究中心诊断治疗的177例寰枢椎脱位患者(观察组)与207例解剖结构正常患者(对照组),其中男性191例,女性193例。所有入组患者体型均为适中型。对其行颈椎MRI平扫,在矢状位像上测量哑门穴直刺和斜刺安全深度,同时测量哑门穴针刺的危险角度和安全角度。结果:观察组安全深度:男性直刺(45.33±5.17)mm,斜刺(48.58±4.41)mm,女性直刺(44.17±7.80)mm,斜刺(47.49±7.32)mm,对照组安全深度:男性直刺(47.72±5.06)mm,斜刺(42.69±5.53)mm,女性直刺(44.63±5.85)mm,斜刺(39.88±6.18)mm。观察组男性和女性的斜刺安全深度大于直刺安全深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男性和女性的斜刺安全深度小于直刺安全深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直刺与斜刺安全深度男性与女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直刺和斜刺安全深度男性大于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观察组直刺安全深度小于对照组直刺安全深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观察组斜刺安全深度大于对照组斜刺安全深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观察组斜刺安全深度大于对照组斜刺安全深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观察组直刺安全深度与对照组直刺安全深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观察组中,男性直刺危险角度(13.14±3.99)°,相对安全角度(10.31±3.23)°,斜刺危险角度(9.09±3.09)°;女性直刺危险角度(12.12±2.74)°,相对安全角度(10.56±2.09)°,斜刺危险角度(9.70±2.95)°。对照组中,男性直刺危险角度(7.89±1.59)°,相对安全角度(10.21 ±3.55)°,斜刺危险角度(16.07±1.77)°;女性直刺危险角度(6.93±1.45)°,相对安全角度(10.70±2.94)°,斜刺危险角度(14.89±2.18)°。观察组男性和女性的直刺危险角度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比较,观察组中男性直刺危险角度与女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照组中男性大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男性和女性的相对安全角度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相对安全角度的组内比较,男性与女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男性和女性的斜刺危险角度均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男性的斜刺危险角度与女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中,男性的斜刺危险角度大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寰枢椎脱位状态下的哑门穴针刺安全深度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临床上进行针刺时应小于其安全深度。寰枢椎脱位状态下,哑门穴针刺危险角度和安全角度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针刺时直刺以水平方向略偏下为宜,斜刺应越过枕骨大孔向枕骨方向针刺最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