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辐射球菌抗氧化相关酶的鉴定、分离及类胡萝卜素诱导合成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176239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耐辐射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是地球上最耐辐射的生物之一,对各种极端压力具有超强的抗性,成为研究极端环境生物适应机理的模式生物之一。D.radiodurans所具有的超强抗氧化特性对其极端抗性起重要作用,而抗氧化相关酶及其催化合成的产物在保健食品、医药等人类健康相关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实验室之前开展的研究证明D.radiodurans体内合成的类胡萝卜素Deinoxanthin具有超强的抗氧化能力,并且已经鉴定了该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的多个关键基因(酶)。已有文献根据同源序列分析,推断D.radiodurans体内存在编码催化合成类胡萝卜素关键前体的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酶(Geranylgeranyl diphosphate synthase,GGPPS)的可能同源基因CrtE,但相关的实验研究工作包括功能鉴定和酶的分离等一直没有展开。   本论文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D.radiodurans体内CrtE基因编码GGPPS。通过序列分析,D.radiodurans体内可能存在2个编码GGPPS相关的基因dr1395和dr0932;从进化亲缘关系上看,dr1395与已经鉴定的T.thermophilus的GGPPS基因P74906_THETH更接近。进一步通过构建突变株、补偿突变株、表达质粒以及与pRK-BI共转化大肠杆菌的类胡萝卜素产物HPLC分析等过程和方法,鉴定了D.radiodurans CrtE基因具有编码GGPPS的功能。进一步,利用新型金属螯合晶胶层析技术,从带His-tag的CrtE表达菌株破胞液中直接分离获得高纯度的GGPPS。一步分离所得的GGPPS纯度达91.4%。对所用的金属螯合晶胶,即Cu2+-IDA-晶胶,在用于分离GGPPS之前进行了结合实验和毛细管模型的性能表征,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说明该模型适用于相关材料的性能表征。   类胡萝卜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D.radiodurans体内的2种主要抗氧化物质。由于它们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本论文还就如何高效低成本获得这些产物的进行了研究。对于类胡萝卜素,主要考察了光照和金属离子这2类因素对其诱导合成的影响。发现较低剂量的光照可以有效诱导类胡萝卜素的高效合成,在光强度100-150μmol·m-2·S-1下,0.5 hr的光照和2hr的诱导后培养对色素合成较为有利。而过高的光照可能会起抑制。金属离子Fe3+、Zn2+和Cu2+对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具有诱导作用,而Fe2+和Mn2+对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具有抑制作用。一般情况下,D.radiodurans体内主要存在Mn-SOD,本论文通过添加Mn2+诱导Mn-SOD的大量合成,并尝试利用通过金属螯合晶胶分离技术高效获得较高纯度的Mn-SOD。   本论文在鉴定D.radiodurans类胡萝卜素合成关键基因CrtE的基础上,利用金属螯合晶胶层析技术高效分离其表达蛋白GGPPS,并研究了光照和金属离子对类胡萝卜素的诱导合成作用。此外,进行了利用金属螯合晶胶直接分离Mn2+诱导的D.radiodurans Mn-SOD的初步研究。
其他文献
以菜籽油和二乙醇胺为原料制备了脂肪醇酰胺混合多元醇RDEA,进一步和己二酸等原料反应合成了系列的聚酯酰胺多元醇,并对两类多元醇进行了表征.以聚酯酰胺多元醇、二羟甲基丙
润滑剂是金属成型过程中保证产品质量、延长模具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目前,石墨润滑剂与矿物油润滑剂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但其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问题日趋严重。针对传统润滑剂的这些问题,本论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水基矿物粘土润滑剂,该润滑剂不仅可以减轻环境污染、遏制能源浪费,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具备了广阔的应用市场。本课题依照设计路线:润滑剂的制备→性能测试→配方优化→再测试→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