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制作胆汁淤积性早期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观察胆通颗粒对大鼠血清TGF-β1含量及组织Smad2、Smad3蛋白的表达,初步探讨胆通颗粒在通过TGF-β1/Smads信号通路抑制早期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方法:80只SPF级Wistar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BK组)、模型组(MD组)、消炎利胆片组(XL组)、胆通颗粒组(DL组),雌雄各10只。除BK组外进行胆总管结扎模型建立,7d后大鼠TBIL、DBIL、ALT、AST均明显上升,行胆汁外引流。术后第1d开始灌胃,MD组使用生理盐水,BL组使用消炎利胆片,DL组使用胆通颗粒,分别于术后第1、5、10d处死大鼠,留取血清进行ELSIA检测TGF-β1含量,留取肝脏组织进行WESTERNBLOT检测Smad2、Smad3蛋白表达,同时制备肝脏病理切片。对照四组大鼠肝纤维化的改变状况。
结果:1.胆总管结扎导致的大鼠早期肝纤维化模型,7d后可明显见到较BK组TBIL、DBIL、ALT、AST明显上升(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大鼠早期造模;2.胆汁外引流术后第1d,除BK组外3组大鼠血清TGF-β1含量及组织Smad2、Smad3蛋白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K组大鼠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术后第5d,DL组及XL组大鼠TGF-β1水平明显较MD组下降,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0d,DL组与XL组大鼠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4.术后第5d,DL组及XL组大鼠Smad2、Smad3蛋白表达下降较快,与MD组差异明显(P<0.05),Smad3蛋白DL组较XL组含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0d,Smad2蛋白DL组与XL组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5.200倍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切片,XL组及DL组大鼠肝组织可见肝小叶结构破坏,纤维组织增生较MD组大鼠减少,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肝索结构较MD组大鼠变化不明显。
结论:胆通颗粒具有通过降低大鼠血清TGF-β1含量及组织Smad2、Smad3蛋白表达,达到抑制早期肝纤维化的作用,较消炎利胆片作用明显。
方法:80只SPF级Wistar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BK组)、模型组(MD组)、消炎利胆片组(XL组)、胆通颗粒组(DL组),雌雄各10只。除BK组外进行胆总管结扎模型建立,7d后大鼠TBIL、DBIL、ALT、AST均明显上升,行胆汁外引流。术后第1d开始灌胃,MD组使用生理盐水,BL组使用消炎利胆片,DL组使用胆通颗粒,分别于术后第1、5、10d处死大鼠,留取血清进行ELSIA检测TGF-β1含量,留取肝脏组织进行WESTERNBLOT检测Smad2、Smad3蛋白表达,同时制备肝脏病理切片。对照四组大鼠肝纤维化的改变状况。
结果:1.胆总管结扎导致的大鼠早期肝纤维化模型,7d后可明显见到较BK组TBIL、DBIL、ALT、AST明显上升(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大鼠早期造模;2.胆汁外引流术后第1d,除BK组外3组大鼠血清TGF-β1含量及组织Smad2、Smad3蛋白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K组大鼠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术后第5d,DL组及XL组大鼠TGF-β1水平明显较MD组下降,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0d,DL组与XL组大鼠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4.术后第5d,DL组及XL组大鼠Smad2、Smad3蛋白表达下降较快,与MD组差异明显(P<0.05),Smad3蛋白DL组较XL组含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0d,Smad2蛋白DL组与XL组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5.200倍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切片,XL组及DL组大鼠肝组织可见肝小叶结构破坏,纤维组织增生较MD组大鼠减少,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肝索结构较MD组大鼠变化不明显。
结论:胆通颗粒具有通过降低大鼠血清TGF-β1含量及组织Smad2、Smad3蛋白表达,达到抑制早期肝纤维化的作用,较消炎利胆片作用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