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遗址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记忆,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随着人们对遗址价值认识的不断加深,遗址保护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众多的遗址保护方式之中,遗址公园这种集遗址保护、休闲娱乐、美化环境于一体的保护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青睐。然而区别于其他公园,遗址公园具有遗址保护、历史文化教育、生态环境保护的特殊职能,因此在景观规划上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由于缺乏针对于遗址公园景观规划相关理论的引导,在我国遗址公园的景观建设中出现了遗址利用过度、遗址文化内涵表现力不强、景观建设违背历史原真性的诸多问题。
针对上述诸多问题,本文在总结他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遗址保护、文化表现与人性感知三方面作为探讨遗址公园景观规划理论研究的指导思想,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观察、随机采访的方式将这一指导思想贯穿于遗址公园概念辨析及类型分析、景观资源评价、遗址公园景观规划的研究之中。在对遗址公园景观资源评价、文化景观规划和空间规划的研究过程中,本论文得到以下研究成果:
1.结合已有的景观规划方法在分析遗址公园自身景观特性的基础上提出遗址公园景观资源评价应以遗址本体景观评价、生态承载力评价、文化景观评价、自然景观评价四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将评价结果作为遗址公园景观规划的本底。
2.本文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遗址公园文化景观规划体系,提出实体型文化景观和活动型文化景观概念,并提出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活动型文化景观规划应以游人偏好和遗址保护进行综合考量。
3.本文对遗址景观空间特征进行分析,针对遗址公园景观空间特征提出遗址公园的景观空间规划应尊重遗址景观动态的发展过程、尊重遗址的空间格局、尊重遗址的历史环境、尊重遗址原貌的景观规划意象、尊重遗址所形成的文化斑块。
4.针对杜陵遗址的景观特征,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提出以杜陵陵园遗址为景观核心区,两条景观通廊为基本构架、遗址保护景观区、汉民俗文化景观区、生态景观背景区为基质的网状空间景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