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中西音乐交流视域下音乐与审美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n521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等各领域的交流逐渐加深,全球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体化现象。而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受其支配的同时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使音乐在不被破坏传统本质的前提下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个论题的研究在学术界已被推上议程。而从美学的角度,通过对中西音乐交流的成果进行审美与比较,从中总结出适宜本国音乐创新发展路线的著述并不多见。  中西音乐的交流,近现代以来最为盛行。故本文以近世(从明清开始到解放前)为时间节点,首先通过对音乐及其地域性的介绍引出区域性音乐的本质区别,然后将区域范围的对比定位在中国与西方欧洲国家,紧接着对中西双方的音乐美学特征进行了差异性比较,包括审美形式、审美内容及审美价值的比较,为之后进一步介绍二者音乐交流的原因、途径与方式打好理论基础。其次,因为明清是中西音乐交流的鼎盛期,因而以明清音乐文化为起点,对这一时期的音乐交流情况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与分析,并对交流后产生的“新音乐”类型做了概念的阐述及其与传统音乐的审美差异对比,由此得出交流后得到的新型音乐区别于以往乐曲的本质不同是什么,优势在哪里,缺失又在哪里。最后,通过比对当代中西音乐的存在现状,论述了音乐融合的必然趋势,以及传统民族音乐的复兴之路。  文章的内容涉及音乐、文化、美学等多门学科,在分析总结前人著述的基础上,采用学科交叉法、跨文化比较研究法,对近世中西音乐交流视域下的音乐进行了剖析与审美。本文旨在通过从美学的视角提炼出中西音乐融合的优劣,以找出如何使本民族音乐真正做到兼收并蓄、在“扬弃”中创新的方法,从而顺应时代需求,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及国家竞争力的提升贡献一份力量。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生态美学打破传统美学的主客二分,引导我们正确的把生态系统看做一个整体,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帮助我们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关系。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朴
本文对37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按“方案”的中长程疗法进行了近期疗效和追踪观察,说明泼尼松开始剂量1.5毫克/公斤/日对单纯性肾病疗效好,但对肾炎性肾病疗效差。由于在单纯性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