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介入论”植根于“异化”的大原则下,紧随着“文化转向”的译论思潮,汲取“解构主义”的研究成果,通过多种“介入”手段和方法,以传递“异质文化”为己任,藉由“创造性的叛逆”实现对原文所在、可无限被放大的系统最大程度整体的“忠诚”,并由此获取对其终极真义的无限逼近。将“文化介入论”引入中国现代散文英译研究不仅有助于从宏观到微观地指导翻译实践,也为中国历代散文英译的评价和批评提供标准参照,更为整个中国文学翻译和中华文化传播带来启示。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简述了中国现代散文的特征和国内对张培基英译散文的研究现状;第二章通过译例从“增译”、“转换体现节奏美”和“俚语再现幽默效果”三个角度赏析了张培基散文的英译成就,同时因其对语言层面而非文化层面和地道译文的偏重将其归为与“介入论”背道而驰的“归化”领域;第三章介绍了“文化介入论”的产生、定义、研究现状和其中文化的范围并讨论了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张培基英译散文中的体现;第四章以张培基译萧红作品《祖父死了的时候》的四段译文为例,借助互文、前指和新会话含义等理论深入探讨中国人的情感文化如何在“文化介入论”的指导下被最大程度的传递;第五章以张培基译巴金作品《一千三百圆》为例,从词汇、句法、篇章和翻译技巧四个层面,藉由译者主体性、女性主义翻译等理论对影响翻译的男权主义追根溯源至其性别自恋,并由此探索“文化介入论”如何指导中国女性文化散文的翻译。此外,笔者借助涉及文学、语言学、心理学和翻译自身等多学科理论对张培基译文及其本人进行了解构式剖析,尝试给出自己的阐释版本并配以细微详尽说明。作为总结,笔者以一种后解构主义视角对两篇译例进行反思,依照如伊瑟尔的隐含读者等理论说明如何对作者进行解构;第六章总结了中国现代散文翻译应以“异化”为原则,并根据前文研究列举了四个翻译策略:零翻译、“抵抗式”直译、“原文中心式”意译和“文化导向式”改译;第七章对“文化介入论”的理论性质及其对散文及整个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做出总结,阐明其有待完善之处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做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