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云杉中龄林的耗水特征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wa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时空尺度蒸散过程的研究是生态-水文相互作用过程研究的重要切入点。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是祁连山区的主要建群树种,分布面积约10.8万hm2,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的功能。研究青海云杉森林生态系统蒸散特征及环境因子对青海云杉森林生态系统蒸散的影响,从而揭示祁连山青海云杉森林生态系统蒸散耗水机制,为正确认识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文功能、了解水循环过程和流域水文模型开发,以及制定合理的森林经营管理方案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本论文以青海云杉中林龄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传统方法和热脉冲技术,对青海云杉森林生态系统中林木的蒸腾耗水量、土壤水分和气象因子进行监测,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下青海云杉中龄林的耗水特征及个体耗水的差异,分析了环境因素对青海云杉中龄林耗水量的影响。主要结论有:  (1)青海云杉中龄林白天树干液流速率的平均值在2.9±0.2~8.1±2.8g·cm-2·h-1之间;夜间树干液流速率平均值在2.8±0.3~4.2±0.5g·cm-2·h-1之间。在晴天,夜间树干液流速率占当日最大树干液流速率的37.4%±2.7%~52.9%±5.6%;在阴天,夜间树干液流速率占当日最大树干液流速率的39.5%±5.5%~62.0%±5.3%;在雨天,夜间树干液流速率占当日最大树干液流速率的72.8%±4.7%~87.5%±9.3%。  (2)青海云杉的日耗水量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8株标准木的边材面积在78.9~219.9cm2之间,日均耗水量在9.2±2.1~19.6±3.1kg·d-1之间。青海云杉白天、夜间的树干液流量与胸径、树高、边材面积、胸径平方与树高之积、全株生物量均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与冠幅的相关关系均不显著。  (3)青海云杉林分的日耗水量在1.1±0.1~2.4±0.1mm·d-1之间,生长季的总蒸腾耗水量为206.8±2.8mm。  (4)当总辐射低于800W·m-2或饱和水汽压差低于1.4kPa或气温低于18.0℃时,树干液流速率的变化随着总辐射、饱和水汽压差、气温的升高而增大。白天树干液流速率与总辐射、净辐射、气温、风速、饱和水汽压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夜间树干液流速率与气温、饱和水汽压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净辐射、风速相关性不显著。  (5)在晴天条件下,点尺度的青海云杉树干液流速率与土壤水分呈逻辑斯蒂函数关系。
其他文献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问题成为当前生态学与地理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植被与大气之间碳通量的长期连续定位观测是精确评估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潜力的重要
本文以广西省北海市的沙田半岛的部分区域为研究对象,以Geoeye-1遥感影像和Landsat7ETM+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经图像处理后,先从研究区整体上来分析0.5m、2m以及30m之间的地表反
本文在国内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及城市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概念框架及其评价指标体系。该框架包括环境的可持续
自1982年国务院审定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44处)以来,伴随着我国风景名胜区制度的建立与逐步完善,风景区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追求
电子导航地图是是智能交通基础。随着社会发展,新道路不断修建、已有道路不断改善,道路信息变化频繁。需要一种简单易行、经济实用的能够及时捕捉道路及其特征变化的新技术手段
X&S频段信号发射系统作为遥感地面接收系统的标校辐射配套系统,是目前遥感卫星地面系统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技术环节。   本文针对中科院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接收站中标校系统
毛乌素沙地是中国典型的农牧交错区,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其脆弱的生态环境长期以来一直遭受着各种人类活动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正负向环境效应。政府从政治、经济与
本文以广州市为例用地理学的空间概念为理论根据,分析了广州侨乡空间和社会结构,以了解侨乡的空间性的变化。通过对侨乡的空间性的变化的了解,分析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侨乡后的变化
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的同时,又在不同程度上对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一种能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的旅游方
本文选定云南元谋干热河谷燥红土、变性土、普通薄层土地表裂隙作为研究对象。干热河谷土壤粘粒含量高,膨胀收缩性强烈,其退化坡地旱季土壤严重干裂,在土体形成深层裂隙,增大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