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女性主义创造性地将女性解放与自然解放结合起来,主张摈弃在历史长河中父权制和二元对立下男性对女性及自然的沉重的桎梏和压迫,要求男性女性可以采取平等对话的方式,增加沟通和交流,使女性摆脱边缘地位,以独立的主体身份面对男性,同时呼吁全人类善待自然,关爱地球。凯伦·布里克森的自传体小说《走出非洲》,以散文般优美细腻的文字,为读者展现了非洲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表达了对非洲生态环境的热爱,对非洲居民的真挚的感情以及对17年非洲生活经历的感恩。当凯伦初入非洲时,还是个逃离欧洲制度的“叛逆”女孩。17年中,在与原始的自然环境和纯粹的“自然人”的交往中凯伦领悟到人生的真谛,走向成熟。虽然凯伦在经济的重压与爱人的离世下最终走出非洲,但在非洲生活的宝贵经历令凯伦始终铭记。本文主要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研究小说中女性主体意识发展的过程,并剖析促进女性主体意识发展的原因。小说中的凯伦在非洲生活了17年,自然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的当地居民给予凯伦主体意识发展的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的创新点与方法。是读者整体了解本文的综合基础;第二部分是对生态女性主义的探析,分别从“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基础”“生态女性主义的社会基础”“生态女性主义的现实意义”以及“生态女性主义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之比较”这些方面进行论述;第三部分内容是女性主体意识,主要从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过程来进行叙述,女性的主体意识在追求两性平等的过程中逐步提升,本章还通过阐述马克思的“主体”概念分析其对女性主体意识发展的启发;第四部分主要探究了生态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体意识的关系,结合上两章的内容,将两个平行理论进行有机结合并分析相同点;第五部分是结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生态女性主义,分析女主人公在与非洲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的交往过程中所得到的启发,赞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世界,并对比反思了工业社会下自然遭遇的现状与原因;第六部分探讨了小说中构建的种族之间,两性之间的平等或不平等的关系,倡导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充满人性关怀的社会环境。主人公凯伦从一个白人殖民商人的身份转变为非洲原住民的朋友身份并极力谴责欧洲殖民者的恶行,体现了凯伦对不公正社会现象的批判,同时凯伦在非洲大地遇到了生命中的挚爱,体验了建立在思想平等基础上精神契合恋爱,进一步促进了她主体意识的发展,本章还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及人本主义与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结合起来,分析小说中所体现的绿色生态及人本关怀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