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间歇式亚硝化试验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lala7788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硝化-厌氧氨氧化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生物脱氮技术。与传统生物脱氮技术相比,具有耗氧量低、无需外加碳源、运行费用低等诸多优势。作为厌氧氨氧化的的前处理工艺,对于其能否成功应用于常温条件下的生活污水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亚硝化生物脱氮进行了深入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大部分高温、高氨氮的污水为研究对象。随着亚硝化工艺的广泛推广应用,其在常温、低氨氮污水方面的研究也值得深入探索。然而亚硝化的启动经常是制约其在工程实践中应用于常温、低氨氮污水处理领域的瓶颈。因为在影响亚硝化反应的几个主要因素(温度、pH、游离氨、溶解氧、有害物质)中,高温和高游离氨是筛选AOB和淘汰NOB的重要条件,而这两个条件恰恰是城市生活污水所不具备的。本试验以SBR反应器为载体,研究了常温条件下低氨氮污水亚硝化的启动及稳定性的相关内容,以期为常温低氨氮的城市生活污水亚硝化的快速启动以及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方法及基础数据。  试验中为探索常温、低氨氮条件下SBR反应器亚硝化的启动方法,以常温、低氨氮的污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接种污泥、不同启动策略以及不同水质下亚硝化的启动效率及效果对比。研究发现,控制低溶解氧(DO为0.30mg/L)条件,接种具有一定亚硝化效果的污泥,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亚硝化的启动;而接种全程硝化污泥在29d(58个周期)的培养中都未出现亚硝酸盐的积累。而通过高、低溶解氧交替培养的模式,接种全程硝化污泥的反应器也能在27d(54个周期)内达到60%以上的亚硝化率。接种全程硝化污泥,控制低溶解氧(DO为0.30mg/L),用不同C/N的水质驯化污泥。其中使用C/N为0.40~0.93的A/O生物除磷工艺二级出水作为进水的反应器在32个周期的培养中出水未出现亚硝酸盐的积累;而使用C/N比在3.50~5.34范围内的小区化粪池水能实现亚硝化的快速启动。试验还对已成功启动亚硝化并稳定运行的反应器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出各反应器亚硝化降解氨氮的动力学方程,为SBR亚硝化反应器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参考。  本试验还对SBR亚硝化对城市生活污水二级出水的处理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室温20±3℃条件下,采用SBR接种驯化后的亚硝化污泥,由配水高氨氮逐渐过渡到以生活污水为原水的A/O除磷工艺二级出水,采用实时监控策略,以pH出现拐点为反应停止标志,维持了亚硝化的稳定运行并实现了生活污水二级出水的高效处理。DO、FA与共同维系亚硝化系统稳定,延时曝气对于亚硝化系统的稳定具有极大的冲击性,可以通过缩短曝气时间,降低氨氧化率的方法来恢复亚硝化率。控制沉降时间由1~2h降低至8min以内可促进污泥颗粒化,同时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抗冲击能力。
其他文献
该论文根据实际情况对结构构件的荷载及抗力进行分析,并根据桁架理论建立了不同失效模式的功能函数,然后用"JC"法求得结构可靠性鉴定等级.该文提出了基于实际的结构可靠性鉴
该文以混合土为研究对象,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揭示了混合土的压实机理,提出影响混合土压实性的因素有:含水量、击实功、粗粒含量、级配等,其中级配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在总结
与其它传统结构相比,型钢混凝土(SRC)结构具有独特的优点和良好的抗震性能,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钢与混凝土组合的结构形式,文中介绍了SRC结构的特点和应用,阐述了目前国
整体滑动板块理论在实践工程中已成功地解决了台面及屋面温度应力控制的难题,但原有的整体滑动板块温度应力计算理论建立在薄板和长向构件的假定条件下,整体滑动理论的更广泛
一体化全程自养脱氮工艺(Completely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OverNitrite, CANON)工艺集亚硝化与厌氧氨氧化反应于一体,具有全程自养、无需外加有机碳源、节省曝气能耗
装配式模块化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具有节能环保、快速搭建、可循环利用等优点,在建造的各环节中都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但是受节点连接等关键技术限制、现有
船舶板架结构在运行中难免遭受意外损伤,损伤板架的抗连续垮塌是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IMO(国际海事组织)要求证明按即将实施的HCSR(国际共同规范)设计的板架结构具备了抗
大量工程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岩土工程中大部分土体在工作荷载状态下的变形仍处于小应变范围内。土体在小应变水平下具有高刚度、明显的非线性等变形特性。这一特性对准确预测土
为了研究铅芯叠层橡胶支座力学性能、阻尼特性和隔垮,叠层橡胶支座力学性能试验及剪切型隔震体系骀试验.通过双线型模型推导铅芯叠层橡胶支座等效阻尼比近似计算公式.编制直
用低应变动力法检验桩身完整性及预估单桩承载力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测试技术,该文研究了应力波反射法与械阻抗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实例,并分析了测试方法的可行性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