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缺血类疾病,作为常见的高危高发病,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从目前脑缺血类疾病的防治来看,无论是致病理论还是防治的手段的研究,藏医药都有着独道的优势及鲜明的特点。藏医传统名方如意珍宝丸、二十五味珊瑚丸、二十味沉香丸,在多年的脑缺血类疾病临床防治及研究中,疗效显著。但因其处方由多种单味药材构成,化学成分物质基础复杂,所以机制研究进展相对缓慢。基于以上特点,本研究采用血清药物化学的方法,利用HPLC追踪并指认三个藏药中部分入血活性成分,同时MCAO法手术制做大鼠右侧大脑缺血再灌注(I/R)动物疾病模型,对三个藏药中活性单体进行抗脑缺血药效评价。方法:(1)三个藏药体内外成分分析:将三个藏药按照不同给药剂量,灌胃给予大鼠体内,并于灌胃后1 h收集含药血清。采用血清药物化学的方法,利用HPLC分别于250 nm和400 nm下,对三个藏药体内、外生物样本进行分析,并与25个对照标准品比对,追踪指认入血的单体活性成分。(2)单体A抗脑缺血药效评价: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假手术组、I/R组、阳性药组、单体A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8只动物。假手术及I/R组大鼠均采用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大鼠灌胃尼莫地平混悬液(18.9 mg/kg),单体A各实验组按照10 mg/kg、30 mg/kg、50 mg/kg的剂量梯度进行给药,各组均给药1次/d。预防性用药3 d,各组实施相应手术操作,并于术后连续用药5 d。于末次给药后,采集血清及脑组织样本,进行TTC染色、脑含水量测定、组织病理学检查(HE染色、TUNEL染色、尼氏染色)、炎症因子检测(TNF-α、IL-6、IL-1β)、氧化应激水平检测(SOD、MDA)、凝血因子XII检测及BBB通透性等多角度评价。(3)单体B抗脑缺血药效评价:SD大鼠分为6组,每组12只,单体B各组按照10 mg/kg(低)、30 mg/kg(中)、50 mg/kg(高)的剂量梯度进行给药,其余设置均同单体A实验。从TTC染色、脑含水量测定、组织病理学检查及氧化应激水平检测等方面对单体B进行考察。结果:(1)血清药物化学研究结果:三个藏药体内、外生物样本与标准品HPLC图谱比对,指认出三个藏药体外生物样本共有峰14个,其中较大峰有6个,另有6个较大共有峰未能指认;指认出三个藏药体内生物样本共有峰6个,另有5个共有峰暂时无法指认,疑似代谢物。综合比较三个藏药体内、外生物样本,发现指认出以原型入血的活性成分有6个。(2)单体A对I/R大鼠的药效评价结果:50 mg/kg组(高),能够显著降低I/R大鼠病灶部位脑梗死面积及脑含水量;改善尼氏小体损伤,同时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发挥出明显的抑制细胞凋亡作用;显著下调TNF-α、IL-6、IL-1β在大鼠血清及局部病灶脑组织中的表达,有效抑制并缓解血清及脑组织中神经炎症反应;显著下调病灶侧脑组织中AQP-4和MMP-9的表达,上调ZO-1的表达,改善脑水肿且对BBB起到一定的保护及修复作用;显著上调血清及局部病灶脑组织SOD活性,下调MDA的表达,从而改善氧化应激损伤。此外,各组大鼠血清中凝血因子XII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口服10 mg/kg(低)、30 mg/kg(中)、50 mg/kg(高)剂量梯度的单体A,不会造成明显的凝血现象。(3)单体B对I/R大鼠的药效评价结果:单体B能够有效改善I/R损伤,且呈剂量依赖关系。50 mg/kg组(高)单体B能显著降低病灶侧脑梗死面积和含水量,此外尼氏小体数目显著增加,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同时SOD表达显著上调、MDA表达显著下调。结论:单体A及单体B均能有效改善大鼠I/R损伤,其共同机制与减小病灶部位脑梗死面积,降低含水量改善脑水肿,改善尼氏小体损伤,抑制细胞凋亡,改善机体氧化应激损伤等有关。同时,单体A还可以有效改善机体炎症反应,且对BBB起到一定保护及修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