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佛典《大藏经》等翻译佛经为代表的汉语佛教文献,在我国的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宝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研究从东汉至宋代各时期汉语发展演变的重要资料,对汉语史上各时期的文字音韵训诂研究都大有裨益。 文章在继承前人对佛教经典文献研究基础上,着力于《大正藏》中的其它音注材料新材料的发掘和研究,为研究中古音提供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以弥补这方面的空白。根据对《佛藏子目引得》、《中国丛书综录》及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的考察,发现以下日僧所作音义材料四种尚未有人研究:《新译华严经音义》一卷,《贞元华严经音义》一卷,《净土三部经音义集》四卷,《孔雀经音义》三卷。上述例举材料的创作年代多集中于南宋时期,正处于汉语语音由中古向近代音系转变的重要历史过渡时期。研究这些材料,可以考察其间的一些重要的音变现象,理清中古音系向近代音系转变过程中的发展脉络及演变规律,在汉语语音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限于时间和水平,论文只取《孔雀经音义》、《新译华严经音义》,《贞元华严经音义》三种,参比《广韵》,分析其与《广韵》音类系统的差异现象,并从语音史的角度作具体的分析讨论。 《音义》所映的语音现象有: 声类:1、轻重唇不分;2、舌头归舌上;3、全浊声母清化;4、精章庄混;5、从邪、船禅混;6、云影合流;7、日泥混;8、见、溪混 韵类:1、重韵系统的混并;2、通摄齿音三等变入一等;3、果假二撮合并;4、三四等合流;5、蟹摄部分并入止摄;6、曾梗二摄合流;7、开合口分韵混同;8、[m][n][η]韵尾混并;9、入声韵尾消变;10浊上变去。 考察《音义》中韵类的分合,与宋时期的通语相差不大。声类则明显地存有古音的现象,这是受日语本身的历史特点制约和汉日对音的困难影响,也不排斥受汉音吴音影响的因素。结论是著作所依据的音系是宋代流行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