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情是理解和分享他人感受并对他人的处境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包括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两个成分。共情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能力,对个体自身行为及社会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其发展与基本心理能力、遗传和环境因素都有紧密联系。已有研究从家庭教养环境的多个角度,探讨了家庭教养环境对儿童共情能力发展的影响,本研究主要考察了谈论知识与儿童共情能力的关系。 实验一对Rieffe等人编制的共情问卷(EmQue)进行了修订,要求278名3-6岁中国儿童的家长评定儿童的共情能力,因素分析发现,与英文版问卷的三因素结构基本一致,中文版的问卷也包括了情绪感染、情感关注和行为表现三个维度,为中国儿童共情能力的测量提供了工具。 实验二旨在考察亲子谈话内容与儿童共情能力的关系,本实验以56名3-5岁儿童及其家长为被试,使用图画书任务测量了家长与儿童互动中的亲子谈话内容,并使用家长评定的共情问卷测量儿童的共情能力。结果表明,家长与儿童更多地谈论行为,较少地谈论心理状态。家长谈论心理状态与儿童的共情能力显著负相关,谈论知识与儿童的共情能力显著正相关。 实验三采用训练的范式,旨在考察谈论知识与儿童共情能力间的因果关系。以75名4-5岁儿童为被试,采用Strayer的共情任务范式,测量儿童的共情能力,之后将儿童随机分为谈论知识组、谈论行为组和无谈论组,分别对谈论知识组和谈论行为组进行为期三周共8次的谈论知识、谈论行为训练,无谈论儿童不进行任何训练。三周之后对三组儿童进行共情任务的后测。结果发现,后测中谈论知识组儿童在认知共情任务上的得分显著高于谈论行为组和无谈论组,谈论知识组儿童认知共情的后测成绩也显著高于其前测成绩,说明谈论知识的训练是有效的。三组儿童后测时的抑制控制能力没有差异,说明谈论知识不是通过抑制控制能力起作用的,排除抑制控制的影响。 本研究表明,对知识的谈论可以促进儿童认知共情能力的发展。本研究丰富了共情相关因素的研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领域,为中国家庭教养实践提供了依据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