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共刺激分子表达与移植物抗宿主病关系研究研究目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t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作为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方法,在改善白血病患者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方面远远优于常规化疗,甚至是治愈某些白血病的唯一方法,但移植相伴而来的是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中,大约20%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GVHD是移植相关死亡(transplant related mortality,TRM)的主要原因之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体T细胞抗原受体(T cell receptor,TCR)与受体靶组织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表面抗原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结合后产生第一信号。同时,T细胞与APC上多个共刺激分子结合,产生第二信号,活化供体T细胞,产生GVHD。共刺激分子CD28超家族,包括CD28、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ICOS)、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4,CTLA-4),其与共刺激分子配体CD80/86、ICOSL、PD-L1结合,产生第二信号,诱导T细胞活化。本研究通过建立aGVHD小鼠模型,观察移植后各时间点共刺激分子、共刺激分子配体以及部分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分析共刺激分子与aGVHD发生发展的动态变化,探究aGVHD发生时骨髓免疫微环境重建规律。研究方法建立小鼠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GVHD模型。每周取小鼠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共刺激分子(ICOS、CD28、CTLA-4、PD-1)和CD4~+T细胞、CD8~+T细胞检测。取小鼠脾细胞进行淋巴细胞亚群(Th1细胞、Th2细胞、Th17细胞)检测。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共刺激分子配体(ICOSL、PD-L1、CD80)检测。研究结果1、aGVHD组小鼠接受移植后10天左右逐渐出现弓背、脱毛、腹泻等典型aGVHD表现。实验组aGVHD出现的中位时间为14天(11-18天),中位生存时间22天(13-30天);对照组在30天内均存活,aGVHD组全部发病。2、移植后对照组和aGVHD组外周血中CD8~+T细胞比例均在前三周迅速升高,之后GVHD组继续保持迅速升高趋势,但BM组自+21天开始缓慢下降。两组外周血中CD8~+T细胞比例在移植后各节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后两组外周血中CD4~+/CD8~+T细胞比值均在移植后均保持持续下降趋势,GVHD组下降速度较快,两组在移植后各节点无显著差异。3、移植后GVHD组外周血中CD4~+CTLA-4在移植后呈迅速下降趋势,并在移植后+28天时降至最低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3);GVHD组在移植后+14天至+28天CD4~+CTLA-4低于对照组且至观察结束无回升趋势(P=0.053)。移植后GVHD组外周血中CD8~+CTLA-4在移植后呈快速下降趋势,并在移植后+28天时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11);GVHD组在移植后+14天至+28天CD8~+CTLA-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6)。移植后GVHD组外周血中CD4~+ICOS表达在移植后先稍有下降后呈缓慢上升,并在移植后+28天时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3);移植后GVHD组外周血中CD8~+ICOS在移植后+7-14天保持稳定,之后迅速上升,在移植后+21天时达到高峰并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01)。移植后GVHD组外周血中CD4~+PD-1在移植后+7天时高于对照组(P=0.058)。移植后GVHD组外周血中CD8~+PD-1在移植后+7天至+21天时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01)。4、对照组肠组织肠腺上皮CD80无明显阳性表达,aGVHD组肠组织阳性表达率为40%。对照组及aGVHD组肝脏组织肝细胞均无明显CD80阳性表达。对照组小鼠脾脏呈阴性表达。aGVHD组脾脏组织阳性率60%。对照组肠组织ICOSL无明显阳性表达,aGVHD组肠组织部分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80%(高于CD80)。对照组及aGVHD组肝脏组织中肝细胞均无明显ICOSL阳性表达。BM组脾脏组织淋巴细胞未被活化,aGVHD组脾脏组织大部分淋巴细胞呈棕黄色阳性表达,阳性率90%。5、相对于BM对照组,aGVHD组IL-17、IFN-γ表达水平较高,但IL-4水平降低(P<0.05)。结论GVHD产生时CD4~+/CD8~+T细胞比值下降,正性共刺激分子CD28和ICOS表达被促进,负性共刺激分子CTLA-4和PD-1表达被抑制,同时T辅助细胞分化向Th1活化,进一步加重GVHD。第二部分肺部感染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核系植入影响的倾向性分析研究目的众所周知,血小板主要由骨髓产生。但早在1936年即有研究表明,肺脏承担部分血小板生成的功能。当肺脏出现损伤时,肺组织中巨核细胞减少,导致血液循环中血小板减少。即使采取了必要的预防措施,肺部感染仍然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可能威胁生命的并发症之一。既往极少有研究关注肺部感染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核系植入的影响。因此我们通过倾向性分析的方法,研究移植后肺部感染以及非肺部感染患者巨核系植入情况。研究方法我们回顾性地选取了181名在我科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患者,其中有32名患者移植后3个月内出现肺部感染,根据患者的年龄、疾病状态、疾病诊断至移植的时间间隔、输入的中位CD34+细胞数以及单个核细胞数等进行1:2匹配,与64名移植后未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相匹配,分析了两组巨核系植入的差异并比较了两组病人的其他临床特征。研究结果肺部感染组患者和非肺部感染组患者平均巨核系植入时间分别为16.07天(11~49天)和12.89天(8~20天)(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巨核系植入与肺部感染(P=0.001)、非恶性原发疾病(P=0.023)、预处理中加入氟达拉滨(P=0.003)以及HLA不全相合(P=0005)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巨核系植入与肺部感染(P=0.001)、预处理中加入氟达拉滨(P=0.001)以及HLA不全相合(P=0013)相关。巨核系植入延迟未影响移植后总生存率(P=0.399)和无复发生存率(P=0.709)。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肺部感染对移植后巨核系的植入有延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