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对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PU)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及其与PU胃镜下征象、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发病季节、诱发因素、患者职业、生活习惯等因素进行研究,探讨其之间的相关性,以掌握PU流行病学特点,并进一步指导临床辨证施治。对象及方法:本研究以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为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及住院PU患者,共计356例。按中医诊断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对其发病季节、发病诱因、胃镜报告、Hp感染等相关资料进行统一收集、填表,综合分析,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在观察病例中,脾虚湿热证141例、脾胃湿热证93例、肝胃不和证54例、胃络瘀血证30例、脾胃虚寒证25例、胃阴亏虚证13例,各证型分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2.在PU溃疡分型中,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 DU)中以脾虚湿热证117例(40.34%)为最多,与其他证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胃溃疡(gastric ulcer,, GU)中以脾虚湿热证19例(36.55%)为最多,与其他证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3.在PU溃疡分期中,活动期以脾虚湿热证134例(42.95%)为最多,与其他证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愈合期以脾胃虚寒证8例(36.36%)为最多,各证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瘢痕期以胃络瘀血证9例(20.90%)为最多,与其他证型统计学差异(P<0.05)。4.在PU溃疡底苔色泽中,脾虚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寒证多见以白为主,与其他证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脾胃湿热证多见以黄为主,与其他证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黏膜表现中,脾虚湿热证以充血、水肿、糜烂多见,与其他黏膜表现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脾胃湿热证以充血多见,与其他黏膜表现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肝胃不和证以水肿、充血最为多见,与其他黏膜表现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在胃络瘀血证中,以球腔/幽门变形最为多见,与其他黏膜表现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在脾胃虚寒证以苍白、水肿多见,与其他黏膜表现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胃阴亏虚证以苍白、水肿多见,与其他黏膜表现有统计学差异(P<0.05)。5.Hp的感染率以脾胃湿热证最高(66.67%),与其他证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其次为脾虚湿热证(49.65%),与其他证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6.PU患者中男性为247例(69.38%)、女性109例(30.62%),以男性居多。7.PU患者中18岁-40岁发病人群为200例(56.18%),各年龄分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DU以18岁-40岁人群(181例,占62.42%)发病率较高,GU以41岁-60岁人群(35例,占67.31%)发病率较高。8.PU患者中专业技术人员(111例,占31.18%)、商业服务人员(73例,占20.51%)为多,与其他职业患者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9.PU在冬季(133例,占37.36%)、春季(123例,占34.55%)发病率明显高于夏季及秋季,有非常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10.PU发病诱因以饮食因素(151次,占42.42%)多见,与其他各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其他发病诱因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11.PU患者的生活因素以饮食无规律(119次,占33.43%)、喜辛辣(114次,占32.02%)、饮酒(101次,占28.37%)、吸烟(95次,占26.69%)为多见,与其他生活因素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PU以脾虚湿热证多见,治疗PU和PU伴Hp感染时不仅要注重健脾扶正,更需清热化湿,在活动期宜健脾扶正、清热化湿、疏肝行气为主,愈合期治宜温中健脾,瘢痕期中应注意活血化瘀。2.治疗DU应扶正祛邪,宜健脾益气与清热化湿同施,治疗GU宜清热化湿、健脾、疏肝并重。3.PU中医证候与胃镜下黏膜征象有一定相关性,说明在临床中应将宏观辨证分型与胃镜下微观表现相结合。4.男性患者应更注意预防PU的发生、发展;PU的防治应从青年时期做起,青年人群应注意DU的发生,中老年人群应注意GU的发生。5.专业技术人员和商业服务人员更应注意防治PU发病。6.在冬季、春季PU发病前,可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特色,注重脾胃调摄,则可预防PU的发生、发展或降低PU的复发率。7.防治PU的重要措施在于坚持清淡而规律的良好饮食生活习惯、戒酒、戒烟、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以及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