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大肠癌筛查适宜技术在白银市试点应用的可行性及特殊性,初步了解甘肃省白银市大肠癌高危人群比例、大肠癌发病等情况,为甘肃地区大肠癌防治提供实践经验。方法:2016年2月22~2016年3月22日从白银市3县2区40~74岁人群共抽取11个乡镇和/或街道办事处约5万适龄人群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大肠癌筛查。对纳入人群采用一对一现场问卷调查、免疫法粪便潜血试验作为初筛,问卷或/和粪便潜血试验阳性者为初筛阳性,对初筛阳性者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必要时行病理检查,视为确诊。应用spss24.0、Excel 2016、Graph Pad Prism软件处理分析数据。结果:白银市总人口共170.88万人,40~74岁人口约66.64万人。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50000份,城镇人口22000份,农村人口28000份,回收38290份,城镇人口16578份,农村人口21712份,应答率为76.58%(38290/50000)。完成有效问卷调查26160份,城镇人口9448份,农村人口16712份,问卷总依从性为68.32%(26160/38290),城镇人口依从性56.99%(9448/16578),农村人口依从性76.97%(16712/21712);其中问卷阳性925份,占比3.54%(925/26160)。完成粪便潜血试验25189份,城镇人口8822份,农村人口16367份,粪便潜血试验总依从性为65.79%(25189/38290),城镇人口依从性49.6%(8822/16578),农村人口依从性75.38%(16367/21712);其中粪便潜血阳性158份,占比0.63%(158/25189)。问卷阳性中粪便潜血阳性52份,占比5.62%(52/925),粪便潜血阳性中问卷阴性106份,占比67.1%(106/158)。高危人群(问卷阳性或潜血阳性)1031份(925+158-52),占比3.94%(1031/26160)。43例高危患者进一步行电子结肠镜检查,依从性为4.17%(43/1031),发现大肠癌6例,大肠癌检出率14%(6/43),结直肠息肉12例,检出率27.9%(12/43)。对大肠癌高危人群筛查的成本~效益进行了初步评估,研究共投入科研经费20万元,人均成本约5.22元,发现一例大肠癌或结直肠息肉病人推算成本约1.1万。筛查地区40~49岁年龄段人数参与最多,占比37.64%(9847/26160)。问卷阳性比例随年龄增加而增加(χ2=33.39,p<0.05),问卷阳性率男性2.9%(373/12707)低于女性4.1%(552/13453)。便潜血阳性比例随年龄增加而增加(χ2=20.31,p<0.05),便潜血阳性率男性0.74%(92/12358)高于女性0.51%(66/12831);问卷阳性人群便潜血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人群(χ2=402.15,p<0.05)。高危因素中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占比较大。其中发现的12例结直肠息肉病人通过内镜下切除治疗,6例大肠癌病人得到了及时干预。结论:1.白银市筛查人群对大肠癌认知度低,参与筛查意愿较弱,城镇人群依从性低于农村,电子结肠镜筛查依从性更低,有必要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白银市人群大肠癌防治知识知晓率;2.问卷调查、免疫法粪便潜血试验、电子结肠镜可作为甘肃省大肠癌筛查的方法选择,为在甘肃省开展下一步大肠癌筛查提供工作经验及理论依据;3.政府可加大人力、物力资源投入,提高大肠癌筛查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