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4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开始正式交易沪深300股指期货。股指期货的出现丰富了金融市场交易策略,其特有的程序化高频交易方式、T+0交易结构和在套利、投机过程中的超常表现吸引了广大投资者的关注。与此同时,股指期货市场的蓬勃发展也给市场参与者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尤其对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的风险监测和掌控能力要求越来越高。2015年6月至8月,股指期货的连续跌停和A股市场的连续暴跌,正是在新市场背景下这些挑战的典型表现。如何更好的分析市场交易中的隐含信息、加深对市场运行逻辑的理解,从而进行更加有效有力的风险管理,乃至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市场监管,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就在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后一个月,美股市场暴跌,Easley et al.(2011)对这次暴跌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她指出2010年的美股市场暴跌是流动性崩盘,可以利用等交易量知情交易概率提前几小时预测崩盘的发生。随后,众多学者从正面或者侧面佐证了这一说法。那么知情交易概率是否同样能预测我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情况呢?知情交易概率与信息不对称是否有关联呢?交易者的知情交易行为对市场是否有着预测作用?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在考察信息不对称的度量方式的基础上,首先对比知情权交易概率及等交易量信息交易概率两种测算方法,选择等交易量信息交易概率对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行度量。针对2014年9月到2015年8月沪深3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的每笔交易数据进行整理和测算,得到知情权交易概率和股指期货收益率,随后简要描述指标的统计性质。然后运用Hansen门限回归模型对二者关系进实证研究,发现正向关系的存在,满足第二章的机理分析,即信息不对称要求风险补偿,且存在明显的“阀值”效应。最后根据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提出对策建议,如监管者可根据VPIN值监控市场行情、投资者根据VPIN值控制流动性,以及投资者根据交易策略获得相应收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