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情态的研究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主要集中于对其必要性、可能性、不可能性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的研究。从那以后,学者们从哲学、逻辑学、认知以及语言学等角度对情态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随着当代语言学的蓬勃发展,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情态研究颇感兴趣。语言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话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如Quirk对情态的传统语法研究,Lyons从语义学角度进行的研究,以及Levinson从语用学角度对情态进行的研究等等。传统语法认为英语情态可分为义务情态和认识情态。义务情态是关于情景中施事者的行为受道德伦理的约束,而认识情态是说话者从已知的证据或前提中得出的推断从而相信或知道某事。这种将英语情态分为义务情态和认识情态的传统划分正显示出了情态一词多义的现象。Lyons,Palmer,Sweetser等学者从语义学角度来分析情态动词意义,认为情态动词是一词多义的。认知语言学是研究建立在我们对世界的经验以及观察和概念化世界的方式基础之上的人类语言的一门新兴学科(Ungerer & Schmid,1996),它为我们再认识和理解语言提供了新的模式。认知语言学也对英语情态的研究颇感兴趣。首先开辟情态认知研究的是Talmy(1988),他借用Johnson(1987)的动力图式理论来解释义务情态和认识情态,即情态动词的义务意义可以用作用力和障碍图式来解释。受Talmy的影响,Sweetser(1990)更进一步地从认知角度来研究情态。她认为语言中的情态是真实世界领域对理性世界领域和言语行为领域的投射,即认识情态是义务情态(根情态)的语义延伸。她指出(1990:49-51)这种投射的原因是我们经常将外部世界的语言运用到内部心理世界,并且这科应用经常呈现出一种与外部世界并行的隐喻性结构。在Talmy和Sweetser研究的基础上,Langacker(1991)将他们的研究提升到更高的颇具哲学意味的平面,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理想化认知模式—动态演变模式来阐释英语情态的演变。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根据Fauconnier(1985)提出的心理空间理论和Talmy用动力图式理论对英语情态的分析,本文从共时的角度对英语情态动词多义性作了系统的探讨,以must,may,can,should和will五个基本情态助动词为例,分别给出了意义解释,并利用心理空间理论进一步提出了各自意义的心理空间结构。研究发现此种分析能更好地理解英语情态动词间各意义之间的关系,即义务情态和认识情态之间并非是孤立、毫无联系的,而是通过隐喻映射彼此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