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鸟类的繁殖行为关系着整个种群的生存与灭绝,而性选择则是鸟类繁殖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性选择中雌鸟具有主动权,作用于两性的性选择强度不同,最终导致雌雄性二型现象。鸟类羽色一直是检验性选择理论的重要模式对象之一。鸟类有四种视觉细胞,光纤光谱仪可量化羽色,从鸟类视觉系统出发研究鸟类羽色差异。从人类的视觉来看,杂色山雀(Sittiparus varius)为雌雄同色同型、羽色丰富的小型雀形目鸟类,无明显性二型现象,那么基于鸟的视觉,雌雄羽色是否有差别、在配偶选择中羽色是否会发挥作用还有待探究。目前对于无明显性二型现象的鸟类羽色研究还十分有限。为此我们以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杂色山雀作为研究对象,共选取其9个部位的羽色,探究杂色山雀雌雄两性间羽色差异,以及羽色与繁殖成效之间的关系,揭示杂色山雀基于羽色的性选择机制。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以下3个问题开展:(1)从非繁殖季、繁殖季两个时期入手,系统研究杂色山雀羽色性二型现象;(2)利用巢箱捕获繁殖巢配对个体,探究杂色山雀基于羽色的配偶选择模式,以及雌性对雄性配偶的选择偏好;(3)通过记录人工巢箱内杂色山雀繁殖情况,探究杂色山雀羽色与繁殖参数、繁殖成效及亲鸟体征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1)繁殖季前期共环志杂色山雀成鸟35只(雌鸟6只,雄鸟29只),繁殖季后期巢箱环志成鸟共43只(雌鸟23只,雄鸟20只),比较雌雄9个部位羽色差异后得到,两个时期的雌雄鸟两胁部的亮度(Br8,前期:P<0.01;后期:P<0.05)、色度(C8,前期:P<0.01;后期:P<0.05)、色调(H8,前期:P<0.01;后期:P<0.05)均出现了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雄性羽色较雌性羽色更深更暗,色调更高,即雄性两胁部羽色更偏暗红色;同时繁殖季前期雌雄鸟上背色度(C2,P<0.01)、颌部色度(C6,P<0.05)、尾下覆羽色调(H9,P<0.01)以及繁殖季后期雌雄鸟额头亮度(Br4,P<0.05)、色调(H4,P<0.05)、尾下覆羽色度(C9,P<0.01)出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对稳定差异的两胁部羽色光谱图分析发现,两个时期的雌雄鸟均在紫外光部分(前期:P<0.01;后期:P<0.01)出现了显著差异,其中繁殖季前期的雌雄鸟还在蓝光(P<0.01)及绿光(P<0.05)部分出现显著差异。(2)繁殖季后期共环志20个配偶对,配偶对间两胁部羽色的色度(C8,r=0.643,P<0.01)及色调(H8,r=0.5,P<0.05)呈显著正相关,表现为选型交配;有稳定配偶的雄性的羽色比其他雄性总亮度更低(Br8,t=-3.263,P<0.01)、色度(C8,t=3.233,P<0.01)以及色调(H8,t=3.003,P<0.01)更高,即繁殖雄性羽色更深更暗,偏向暗红色;从非繁殖季进入到繁殖季时,雄性羽色显著加深,变为暗红色。(3)将繁殖季后期的配偶对两胁部羽色同繁殖参数及繁殖成效比较发现,雄性杂色山雀两胁部羽色越暗、越深、色调值越大,其繁殖巢窝卵数越大,出雏数越多;雌性杂色山雀两胁部羽色越暗、越深,其繁殖巢出雏数越多;雌鸟胁部的羽色与本巢繁殖成效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雄鸟胁部色调与出飞数(r=0.465,P<0.05)及繁殖成功(r=0.484,P<0.05)正相关。通过两胁部羽色与个体体征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雄性杂色山雀两胁部色度(C8)与喙长(r=0.514,P<0.01)及喙宽(r=0.339,P<0.01)极显著正相关,色调(H8)与喙长显著正相关(r=0.299,P<0.05),即羽色越深,色调越高的雄鸟的喙越长越宽;雌性杂色山雀两胁部色调与喙长(P<0.01)及喙宽(P<0.05)显著正相关,即色调越高的雌鸟的喙越长越宽。综上所述:1、基于鸟类的视觉系统,杂色山雀两胁部羽色存在显著的性二型性,在短波光尤其是紫外光部分差异显著,其中雄性羽色较雌性羽色更深更暗,偏向暗红色;2、雄性在繁殖季的羽色较非繁殖季更深,有稳定配偶的雄性比其他雄性羽色更深更暗,色调更高,偏向暗红色。3、雌性偏好与自身羽色表型相似的雄性配对,其配偶选择模式为选型交配。即雌性杂色山雀偏好选择羽色更暗更深的雄性作为配偶,且其自身的羽色也较深较暗;4、杂色山雀两胁部羽色越暗、越深,越偏暗红色,其喙越长越宽,繁殖巢窝卵数越大,出雏数越多,繁殖成效越高。因此我认为,两胁部羽色可以作为杂色山雀性选择性状,越暗、越深、羽色越偏暗红色的雄性个体更受雌性青睐,其繁殖巢的繁殖成效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