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西南低山丘陵区降水充沛、集中,地势较陡,人口分布范围广,区域人口增长快,人类活动愈发频繁,造成水土流失的程度愈发严重。基于这一特点,本文主要研究西南低山丘陵区以生态敏感性评价为基础,土壤侵蚀胁迫下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恢复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和全球气候变化并列为生物领域的三大研究热点,它主要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生态学过程与机理的科学,是现代生态学的年轻分支之一,其研究对象是一些在自然灾变和人类活动压力下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结合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与推广效应,充分发挥生态的恢复能力,大面积迅速恢复植被和改善生态系统,正是顺应时代要求,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缓慢这一重大问题的最为有效的途径。本研究以重庆市璧山县为例,以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基础地理数据和野外实地考察资料,对土壤侵蚀进行遥感调查与监测,连同其他生态学因素建立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生态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明确了生态敏感性分布规律及其地域差异,在此基础上,对各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生态恢复与重建对策,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本次研究以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3S”技术为支撑,针对璧山县的水土流失,对研究区的水土流失状况开展调查和动态监测。包括数据采集录入、遥感影像处理、建立水土流失数据库等,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璧山县水土流失时空变化规律。即:在不同的地面覆盖中,在同等的条件下,引起水土流失由易到难顺序依次是坡耕地、疏幼林地、经果林地、灌木林地、草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有林地、水田、水域。且坡耕地最为严重:因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率、人类活动情况等因素的影响,璧山县水土流失存在地域差异,云平乡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六塘镇流失最轻;从1995和2000年的遥感调查来看,土壤侵蚀程度降低,水土流失率由1995年的44.34%降到了2000年的44%,共计减少了0.34%。 (2)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通过对壁山县土壤侵蚀状况的分析,并结合影响生态敏感性的其他生态因子,构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在划分评价单元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