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8.5%。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不良后果开始呈现,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经济结构失衡等问题已经开始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也面临较大挑战。及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挥其他要素,特别是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成为下一阶段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定量研究全要素生产率及人力资本积累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所做的贡献,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可行性,对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研究经济增长,经济学家们建立、发展起了一系列的理论模型。从哈罗德-多马模型到索洛模型,再到现在的内生增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经济学家不断研究各种要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试图发现经济增长的源泉。而在各种要素中,全要生产率和人力资本由于具备可持续增长的特点,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通过索洛模型和改进后的曼昆-罗默-韦尔增长模型,估算出1978年以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及人力资本存量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本文搜集了我国1978年以来的GDP、就业人口、固定资产投资、居民受教育水平、职工实际工资等数据,并采用流行的测算方法,估算出我国的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在进行回归分析的过程中,为了得到更好的拟合结果,本文采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模型)和一阶差分等计量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处理,有效提高了结果的可信性。实证结果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投入拉动,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较低,有些年份甚至为负值。同期我国人均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人均资本存量的21.3%。基于这个结果,本文认为我国在加强人力资本投入特别是劳动力教育、培训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将会带动技术创新的实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也就是技术进步率,从而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按照如下的结构展开:第一部分,引言。对本文写作的背景、目的、意义及创新点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文献综述。对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梳理;第三部分,实证研究。首先解释了相关数据的来源及测算方法,接着分别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及人力资本存量提升对就业的带动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结论。提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