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是当前世界上尚未大规模开发的重油带之一,其石油资源潜力巨大。为实现重油带中重油剩余油的有效开发,进行精细的基础地质研究迫在眉睫。针对当前重油带储层中存在的“储层内部建筑结构复杂、储层特征认识不清、砂体展布规律不明确”等问题,以重油带中MPE-3工区Oficina组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基于沉积相研究的储层建筑结构特征的研究。本研究详细分析了之前的地层划分方案,并结合补充的井资料开展了地层划分对比研究,在等时地层格架的约束下,以沉积模式为指导,开展了辫状河三角洲储层构型研究。通过研究区岩心及薄片等资料对岩石的岩性、粒度、沉积构造和颜色进行仔细观察,确定岩相类型及组合。通过岩心识别、测井识别及地震资料识别等方法,识别不同级次构型界面。结合沉积相研究成果,明确构型单元类型及分布,并初步分析了储层构型对超重油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影响。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认识:(1)形成了一套较为合理的地层划分对比方案,并建立了11条地层骨架剖面。(2)研究区Oficina组是一大套发育在河流-三角洲背景的沉积地层,下部Morichal段主要是位于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上的辫状河沉积,中上部Yabo段及Jobo段是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3)在研究区识别出了12种岩相类型,划分出8种岩相组合,并构建了研究区岩相知识库。(4)总结研究区各尺度构型界面识别方法,建立了辫状河沉积以及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中的2套储层构型界面划分方案。(5)在Morichal段识别出心滩砂坝(复合体)、辫状河道、泛滥平原等构型单元,在中上部Yabo段及Jobo段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坝以及席状砂等构型单元,并建立了研究区辫状河沉积以及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中的2套构型单元划分方案。(6)明确了Morichal段各层位构型单元的展布规律,并总结了目的层构型单元发育模式。(7)构型界面及泥质构型单元具有渗流隔挡作用,对重油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