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大螟Sesamia inferens (Walker)和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ee)均是我国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受近年来我国水稻耕作制度的不断变迁、害虫抗药性的不断加剧和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上述鳞翅目害虫种群的发生为害呈逐年上升趋势。转Bt基因抗虫水稻的成功研制为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策略。然而,转Bt水稻所引发的生态安全问题是制约其商业化生产的重要因子。本文以转Bt基因水稻华恢1号(CrylAc/CryAb融合基因;简称HH1)及其对照亲本明恢63(简称MH63)为试验材料,系统研究了转Bt基因水稻种植下,稻田主要靶标害虫二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及主要非靶标害虫稻飞虱和部分主要节肢动物的发生及消长规律。该研究结果有望明确转Bt基因水稻对二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的抗性效率;转Bt水稻种植下二化螟和大螟种群演替的风险大小;转Bt水稻对非靶标害虫稻飞虱发生及为害的影响;转Bt水稻对稻田主要节肢动物种群动态的影响,以期为转Bt水稻的生态安全评价提供重要科学数据,对转Bt基因抗虫水稻的可持续应用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稻纵卷叶螟连续两年的田间抗性效率评价试验表明,转Bt水稻对稻纵卷叶螟幼虫具有极强的抗性,抗性效率接近100%。稻纵卷叶螟半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组建试验表明,转Bt水稻对稻纵卷叶螟的卵期和蛹期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只对其幼虫各龄期的存活率有显著影响,同时,转Bt水稻对稻纵卷叶螟蛹重存在显著影响;在单位面积内落卵量达到一定密度的条件下,在转Bt水稻上仍然会有一定比例的稻纵卷叶螟能够完成整个世代,并且造成一定危害。对稻纵卷叶螟成虫产卵选择性测定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在转Bt水稻与其对照亲本间,无明显的产卵选择行为。2.对大螟与二化螟连续两年的田间种群动态研究表明,二化螟是当前稻田的优势种群,并且与对照亲本水稻相比,转Bt水稻上二化螟的幼虫发生量显著降低,而大螟的发生量没有显著差异,且在转Bt水稻上二化螟的幼虫量较低且与大螟差异不显著;转Bt水稻上二化螟导致的枯心/白穗率和受害株率都显著低于其在对照亲本水稻上的致害程度,而大螟的致害性差异不显著。从而说明,转Bt水稻对靶标害虫二化螟具有较高抗性,对次靶标害虫大螟的抗性相对较差,为将来高虫口密度下大螟在转Bt水稻上暴发危害、进而演变为优势虫群创造了可能,进而导致转Bt水稻大面积商业化推广种植下大田螟虫的竞争演替及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的生态风险。二化螟幼虫期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组建试验表明,二化螟田间消长的关键阶段处于低龄阶段,在转Bt水稻上Bt因子致死率最高的阶段在低龄,随着龄期的增长,转Bt水稻对其幼虫的致死力逐渐降低,进而说明,转Bt水稻对其靶标害虫致死力存在时间动态。3.对褐飞虱与白背飞虱连续两年的田间种群动态研究表明,转Bt水稻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田间百丛若虫量、百丛成虫量、百丛种群总量种群动态指标无显著影响。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成虫在转Bt水稻与对照亲本上着落没有选择性,即转Bt水稻不会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成虫着落选择行为造成影响。连续两年研究了转Bt水稻对稻田主要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转Bt水稻对稻田捕食性天敌昆虫亚群落数量、寄生性天敌昆虫亚群落数量、非靶标害虫亚群落数量、节肢动物群落数量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