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宁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其工艺精湛、釉色丰富。“华宁窑动物陶塑”是华宁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动物为原型、以动物为塑造对象、以动物为创作元素,采用华宁陶土等材料,经制坯、塑形、镂空、堆塑、雕刻、施釉等多道工序后入窑烧制而成的具有一定可视性、可触性的立体陶塑制品。这些动物陶塑形象大多来自对现实生活中真实动物的模仿与创造,它们与华宁民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有着独特的制作技艺与审美特征。华宁窑动物陶塑的生产多集中于三个时间段,即清代、清末民初与当代,其中以清代和当代的动物陶塑较为典型。清代动物陶塑形体不大,细节刻画生动,釉色表现丰富,具有质朴、纯真的写实风格;当代动物陶塑的特点则是形体偏小,注重动物局部的表现与提炼,突出动物的动势与内在神韵,有着自由、简约的艺术风格。首先,本文通过以文献检索、田野调查、个案研究、统计分析、跨学科研究等方式方法,对华宁窑动物陶塑的题材与分类进行了细致、深入、系统地分析研究;其次,通过对比、细分和梳理华宁窑动物陶塑的制作技艺,总结出了一套相对系统的华宁窑动物陶塑创作与制作的程序与模式;第三,分析归纳了华宁窑动物陶塑的造型及审美特征,并进一步梳理了其工艺造物思想及文化意涵;最后,通过与云南省境内外典型动物陶塑的对比分析,得出华宁窑动物陶塑在非遗视野下可持续的发展路径。目前,华宁窑动物陶塑的制作工艺尚不完备,艺术价值还需提升,其发展窘境仍需不断突破。本文认为,华宁窑动物陶塑是华宁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加以保护与传承。让民间动物陶塑回归民间,鼓励全民参与,动员全民保护,用民间力量来保护与传承民间陶塑技艺是最为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