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园诗是中国传统诗歌题材之一,在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明末清初,易代之乱使整个诗坛几乎被悲愁情绪笼罩,以闲适淡然为主调的田园诗风也为之一变。直至康熙年间,遗民诗文的悲歌怒号才逐渐被清远淡雅的神韵说取代,新的诗坛风气也在缓慢酝酿。张英作为在此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诗人,其田园诗也开始显露出向恬淡自适审美趣味的回归。在其笔下,田园承载着他田园思和田园梦,写出了他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以及淡看云卷云舒的内在心性,同时亦折射出清初诗坛风气的暗移和以张英为代表的清朝成长起来的第一代汉族士人吏、隐的矛盾心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现实意义,值得我们予以关注。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张英田园诗进行探究:引言部分首先对所选定的张英田园诗的定义进行界定,然后简要概述了张英田园诗的研究现状及意义,并说明了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思路。第一章从文化视域角度分析张英田园诗,把握整体的审美内涵。其一他以田园诗作为适寄其意的心灵寓所,诠释自己志归田园的引退之思,清晰的再现了他吏隐心态的演变和对田园情志的坚守,展现了一代吏隐者的田园皈依。其二将桑梓深情与田园题材相结合,写出了一位远游者的乡土情结。既丰富了田园诗的情感内涵,也赋予其深刻的文化意蕴,传达出其自由、闲适的价值诉求和对人伦亲情的深情呼唤。其三将对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美学追求蕴藏于其田园诗中,使其“回到自我,回到本心,得到一种精神的解放”。让其激化的吏隐矛盾和浓厚的乡土之思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渐趋平和。第二章以时代和桐城的诗学发展为背景,探究张英田园诗的审美艺术表现及成因。在崇“清”尚“雅”的时代风气下,张英将自身的精神气质与时代背景相凝结,通过简洁淡雅的文辞、清幽绝俗的意象的使用以及“清寄”的生活情趣融入,其田园诗整体呈现出清微淡远的风貌,并显示出向恬淡自适审美趣味的回归。这既是张英田园诗的审美艺术表现,同时也是清初诗坛诗学风貌影响下其处世哲学、性情之养与诗歌艺术的结合,无形中反映了清初诗坛风气的暗移。田园诗的发展历时良久,在内容和艺术表现上都具有深厚的积淀。张英田园诗的文化内涵及审美艺术表现更是得益于对前人艺术经验的汲取。尤其是陶渊明对张英田园诗的影响颇深。沈德潜《清诗别裁集》选张英田园诗入集,也评其诗“有陶处士之气”。所以,在论文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张英对陶渊明田园诗的继承与发展。结语部分探讨张英田园诗的影响。他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拓展了田园表现视域,且其田园题画诗的涌现,为后人表现内心追求和生活态度提供了较隐晦的途径。同时张英田园诗中的创作理念对桐城诗派诗学主张的形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