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过程是水处理工艺的关键环节之一,其效果决定后续工艺的运行工况、最终出水质量和运行成本,一直是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论文对给水处理工艺中的混合、絮凝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混合与絮凝传质的机理,在分析控制混凝过程的动力学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混合因子(IH)”和“絮凝因子(IX)”这两个新概念,用作混合与絮凝的动力控制与评价指标。
论文以低浊高藻水体为代表,通过絮凝工艺的小试、中试和生产性试验,对不同动力学条件下的颗粒数量、颗粒尺度、颗粒形态及其沉淀效果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合理的絮凝工艺分级及其最佳的动力学控制参数。论文对湍流条件下的扩散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混合过程分为宏观扩散、亚微观扩散和微观反应,其中亚微观扩散是传质的限速步骤,与湍流涡旋微结构的动力作用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增加药剂投加均匀度可有效缩短混合时间(t),t的缩减系数为π/(π+n)。论文在对混合过程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混合因子(IH)这一参数,它反映单位能耗对混凝剂扩散均匀程度的贡献度,可作为混合工艺的评价指标。试验表明,良好的混合器,其混合效率应高于97.5%,IH≥1.81。
对涡旋中的颗粒受力分析表明,球形颗粒所受的水力阻力与粒径成反比,涡旋加速度与涡旋尺度成反比,涡旋越小或速度越大,惯性力越强,当涡旋尺度达到特征值(λ0)时,其加速度最大,惯性效应最强。论文依据对涡旋分析,通过对涡旋λ0的实际量级计算,确定在絮凝工艺中应将涡旋控制在毫米量级。
论文从动力学及形态学二个方面对絮凝体密度和强度进行了研究。依据连续性方程和纳菲-斯托克斯方程,通过数学分析确定,絮体碰撞与强度受剪切力(Fr)控制。为了比较不同工艺的絮凝状况,论文提出了絮凝因子(IX)这一参数,该参数指示的是单位时间单位能耗对絮凝体成长的贡献度。
论文以低浊高藻水体为代表,通过絮凝小试和中试研究,认为絮凝工艺分为三级比较适宜,并通过中试试验确定了各级工艺的最佳Fr范围:第一级,0.015~0.05;第二级,0.006~0.02;第三级,0.003~0.010。中试试验证明,IX随流量增加而下降,在试验出水浊度不大于1.0NTU时,IX≥1.1。相同出水浊度下,絮凝因子越大,表明工艺的抗冲击能力越强。在流量Q为1800m3/d的条件下,分形维数可达1.73,上清液中直径在10μm以下的颗粒占全部颗粒的95%以上,而大于50μm的颗粒不足1%,说明絮凝工艺对系统中形成的颗粒具有较高的去除率。
论文以普通格网絮凝工艺为对照,通过生产性试验对强化格网絮凝工艺的运行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对于强化格网絮凝工艺,在Q为1800m3/d、絮凝时间为14.7min等条件下,沉后水浊度不大于1.0NTU的保证率可达85%以上,沉后水和滤后水藻类去除率分别为79.4%和94.1%,较对比工艺提高12.5%~23%;上清液中小尺度矾花少而颗粒均匀,一般在15~50μm之间,5~10μm的颗粒较对比工艺少13.6%,10~15μm的颗粒少13.2%;水头损失为0.25m,较对比工艺能耗低40%;工艺末端的矾花有效直径达到0.47mm,较对比工艺大24.2%~43.8%;强化絮凝格网工艺的分形维数达到了1.64,其IX较对比工艺高50%以上,其抗冲击能力明显优于对比工艺。
论文提出的混凝过程控制理论与方法,为分析、设计和改造混凝工艺提供了科学依据,用于生产实践,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工艺的处理效率和运行稳定性,改善水质,同时还可节约工程占地面积、节省工程投资和降低运行费用,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